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
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香港
特别行政区
澳门
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河 南
省长:李成玉
省会:郑州
省政府办公厅地址:郑州纬二路10号(邮政编码:450003)
省政府电话:(0371)5908241
网址:www.henanews.org.cn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河南是中国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河南境内700多公里。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海 拔
河南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之下。灵宝市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高度为2413.8米,海拔最低处为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地 形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 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境内有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53%。
能 源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是中国三大火力发电基地之一。2005年全年原煤产量7578.0万吨,比上年增长15.4%;原煤开采590万吨,天然原油开采69.12万吨,天然气开采1.7亿立方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94.9万吨;水泥6210.7万吨。电解铝、氧化铝和铝材产量分别增长20.7%、31.8%和59.0%。%。
气 候
河南省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南部属北亚热带,全省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至15 度,年平均降水量1120-570毫米。全年无霜期308-275天。
生 物
河南的生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197科、3830余种,动物418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
矿 产
截至2005年末,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26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74种;已开发利用的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18种,非金属矿产58种,水气矿产2种。
水资源
2005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06.6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410立方米,比上年减少7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797.7毫米。
旅游资源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河南已经发现的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遗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均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中国已确定的七大古都河南有其三,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1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2位。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著名的黄河等自然风光构成了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
环境状况和问题
2005年全省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44个,达标面积1592.2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12.4%。建成烟尘控制区247个,面积达2204.5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21.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80.08万亩,年末全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2个;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48.4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全省共有森林公园87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6个。
人 口
人口统计
2005年末全省总人口9768万人。出生人口112万人,出生率11.55‰;死亡人口61万人,死亡率6.30‰;全省城镇人口2994万人,占30.65%;乡村人口6774万人,占69.35%。
人口增长率
2005全年净增人口5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25‰。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全省有汉、回、蒙古、满、壮、苗、藏、维吾尔、彝、朝鲜、土家、白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8.8%,少数民族人口占1.2%。
文化程度
2005年,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在校生达到314.48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26.09万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普通高中规模持续扩大,在校生达到188.39万人,城市市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全省普通高校83所,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145.52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85.2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02%;高等教育学位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省高校博士学位点由15个增加到107个,硕士学位点由257个增加到824个,在校研究生达1.58万人。
经 济
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535.20亿元,成为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比上年增长14.1%,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是10年以来最高水平。
占生产总值比重
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843.04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5539.33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3152.83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3∶48.9∶31.8变化为17.5∶52.6∶29.9。
财政收入
2005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7.5亿元,增长30.9%;一般预算支出1115.5亿元,增长26.8%。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28亿元,实现利润668亿元,分别增长23.3%和64.5%。
商 业
200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805.21亿元,增长16.8%;县的消费品零售额657.42亿元,增长12.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5.80亿元,增长11.0%。
农 业
河南全省常用耕地面积10801.77万亩,。是中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区,粮食总产量及小麦、芝麻、黄红麻产量居全国第1位;棉花、油料、烟叶产量居全国第2位。林果资源丰富,中药材久负盛名。畜牧业比较发达,大牲畜存栏居全国首位,肉类产量居全国第3位。近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种植业是河南农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基础设施比较齐备,现已建成包括机井、水库、堰、渠、排水系统在内的比较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抗御旱涝灾害能力大大增强。随着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河南已成为众多外商看好的农业投资重点省份之一。
2005年粮食总产916.4亿斤,增长7.6%,新增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贫困人口及扶贫计划
2005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53亿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39.05万人,48.8万人享受到农村低保。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安排资金11.6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012.1万人次。
外贸状况
2005年进出口总额7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出口总额51.01亿美元,增长22.1%;进口总额26.35亿美元,增长8.1%。
外资利用
状况
2005年,全省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72个;合同外资金额23.52亿美元,增长14.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30亿美元,增长40.7%。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6.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0%;完成营业额4.99亿美元,增长84.2%。
友好城市
河南已经同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缔结了30多对省州市合作关系。
支柱产业
机械电子、化工、食品、轻纺、建材。
电 讯
电话拥有量
2005年末电信业务总量529.96亿元,增长28.0%。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50万门,比上年末增加5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864万户,增加24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30万户,乡村电话用户7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15万户,增加424万户。电话普及率为37.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275万户。
电台
电视台
2005年,全省广播电台18座,中、 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36%。电视台18座,教育台10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16%,有线电视用户476.17万户。
交 通
铁 路
2005年末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865公里,新增293公里。
河南省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新开通的从中国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中转吞吐能力和作业手段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通过铁路出口的商品可以在郑州直接联检封关。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集装箱中转站之一,5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从郑州直通上海、九龙、连云港、天津、青岛港口。
公 路
公路交通四通八达,9条国道干线呈五纵四横分布境内。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79506公里,新增37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78公里。
航 空
近三年,英国MK、泰国曼谷、阿联酋联合等一批国际航空公司进入河南省,开通了6条客货运航线。
吸引外资的热点和项目
热 点
资源开发、基础设施、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农牧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
项 目
1.农牧业及相关工业
2.交通行业
3.教育
4.房地产开发及旅游、酒店业
5.商业领域
6.能源
7.轻工业
8.黑色冶金工业及有色金属工业
9.石油、石油化工及化学工业
10.机械工业
11.电子工业
12.建筑材料、设备及其它非金属制品工业
13.医药工业、医疗器械及医院
14.城市配套建设及环保行业
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税 收
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属于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第6年至第8年仍减半征收。
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外藉人员来河南工作的工资、薪金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鼓励和限制乙类外商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主要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外国企业向我境内转让技术,技术先进或条件优惠的,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
土 地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按照出让、划拔方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采用政府出让方式取得土地出让权的可执行最低价,按照有关规定一次付清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可先付清征地费,其余部分可分期付清。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国有农牧场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10年内免缴土地使用费。
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自确认之日起,5年内免缴土地使用费,第6年至第10年减半缴纳。
财务、信贷和外汇管理
外商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选择年限综合折旧法和递减余额折旧法。
外商企业在中国境内融资,允许中资商业银行接受外方股东担保,允许外资企业以外汇抵押方式向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申请人民币贷款。
外商在中国取得的佥收,允许兑换成外汇并汇出。 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可以申请发行A股或B股。
外商投资兴建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外合作者按合同约定,合同期满,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方所有的,允许以分取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方式优先收回投资。
河南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河南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
《河南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6月23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6月23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外商投资, 是指外国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投资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或其它形式的投资。  
第三条 凡外商来本省行政区域内投资的,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 政策和本条例规定给予相应的优惠待遇。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外商投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外商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外商投资工作。  
第五条 注册登记后的外商投资企业即为中国法人,其资产、产权、 所得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第二章 投资与审批  
第六条 外商可以下列形式在本省投资:
(一) 举办投资者拥有全部资本的企业;
(二) 举办合资经营企业;
(三) 举办合作经营企业;
(四) 开展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合作生产;
(五) 购买企业股份、股票和债券;
(六) 购置、租赁房产和设备;
(七) 从事土地成片开发经营;
(八) 购买、承包、租赁现有企业;
(九) 国家允许的其它投资形式。  
第七条 凡是国家允许投资的行业,外商均可自由选择投资。
鼓励外商在本省下列行业投资:
(一) 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畜牧养殖业、林产品加工业务;
(二) 能源、交通、冶金、建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性产业;
(三) 高新技术产业、高效低耗产业;
(四) 教育、科技、医疗等公益性事业;
(五) 国家允许外商投资举办的第三产业。  
第八条 特别鼓励外商投资举办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  
第九条 外商可以货币 、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设备等方式出资举办企业。  
第十条 外商投资者可以从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项目中选择投资, 也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自行提出投资项目。  
第十一条 外商在本省投资,可以委托代理人, 代理人应持有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书。  
第十二条 各地举办外商投资企业,其出口产品不涉及出口许可证、 配额管理的,按国家和省规定的审批权限,报外商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审批机关从收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的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章程以及其它有关文件之日起15日内批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受理后15日内核准登记,发给营业执照。 对投资总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合并审批。  
第十四条 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内举办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其注册资本在 20万美元以上者,凭营业执照和验资报告,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安排其亲友一至三人迁入城市规划区内,属于农业人口的转为非农业人口,均免缴市政建设配套费。  
第三章 土地使用  
第十五条 凡在本省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按照出让、 划拨方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按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依法转让、出租或抵押。  
第十六条 外商投资企业所使用土地的出让金应以当地的基准地价为标准。 凡外商投资开发建设能源、交通、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医疗和其它社会公益性事业项目的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出让金可以给予优惠。  
第十七条 依法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在城市规划区内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收取,当地不得自行提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国有农牧场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10年内免缴土地使用费。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自确认之日起,5年内免缴土地使用费,第6年至第10年减半缴纳,10年后逐年全额缴纳。  
第十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土地使用费用入股的方式举办外商投资企业。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十九条 在本省设立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按3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经国家批准的内陆开放城市内设立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国家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内设立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上述企业均免征地方所得税。  
第二十条 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 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全部产品的产值总额70%以上的, 可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一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 将其从企业分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限不少于5年的,经税务主管机关批准, 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40%税款;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的, 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第二十二条 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或设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 当地政府可将企业当年缴纳的新增的增值税地方留成25%全部返还给企业; 对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当地政府可以从企业当年新增的增值税地方留成25%中返还给企业60%。对其它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当地政府可以从企业当年新增的增值税地方留成25%中返还给企业40%。凡缴纳农林特产税的外商投资企业,按当年新增的农林特产税50%返还给企业。 税收返还由财政部门返还,期限为5年。  
第二十三条 外商在本省设立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免征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从事教育、科技、医疗等公益性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以上免税规定外,同时免征耕地占用税。  
第二十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为履行其产品出口合同需要进口的机械设备、 生产用车辆、原材料、燃料,散件、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免领进口许可证,由海关实行监管,凭企业合同或进口合同验放。  
第五章 财务、信贷及外汇管理  
第二十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选择年限综合折旧法和递减余额折旧法。   第二十六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因腐蚀、强震等特殊原因需要加速折旧的,按规定的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加速折旧。
第二十七条 外商投资企业需要借贷资金,经当地金融机构审核,可按国有企业的贷款办法给予各类贷款。  
第二十八条 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平衡有困难的,经省外商投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购买境内非国家统一经营和不受出口配额、许可证限制的商品出口。  
第六章 投资保障  
第二十九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工程施工和设施安装,可以在境内招标,也可以在境外招标。  
第三十条 外商投资企业享有国家依法赋予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凡在本省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自行招聘、招收或解聘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可以自行确定工资、津贴、奖金形式和标准。  
第三十一条 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的内外销比例不受限制。  
第三十二条 在本省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免征市政建设配套费、增容费。在本省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经市(地)级政府部门批准免缴水资源费。  
第三十三条 外商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成片改造旧城区,免缴市政建设配套费。  
第三十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厂区以外的水、电、气、热、道路、通信等外部配套设施的建设,按当地国有企业收费标准计收费用,并给予优先安排。  
第三十五条 凡到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实施检查的人员,必须持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检查证和检查部门负责人签发的证明,方可进行检查。未持检查证件和证明的,外商投资企业有权拒绝。
第三十六条 除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收取费用外,任何部门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外商投资企业摊派或收取其它费用。  
第三十七条 对非法干预和侵犯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行为,外商投资企业可向当地人民政府外商投资行政主管部门申诉或举报。外商投资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申诉或举报之日起20日内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申诉或举报者。侵犯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符合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申请复议;也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八条 外商投资企业发生争议或纠纷的,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进行调解或促裁。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外商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工作,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 对引荐、介绍本省投资并取得成功的引荐人、介绍人, 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在本省投资,可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