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钳住了我的生活?

在母亲和可能成为生活伴侣的男人之间,生活是和谐的就不存在着选择。耶里内克《钢琴教师》中埃里卡·科胡特整天生活在古典大师的华章声中,表面似乎流光溢彩,但内里却沉闷异常,这样的困境迫使她面临选择。她知道“挑选出来的两个生命伴侣像一把剪钳那样夹住她,这只蟹钳:母亲和学生克雷默尔。她不能同时拥有他们两个人,但一个人也不行,因为另外一部分马上会可怕地离开她。”小说通过这样两难情境的描述,由埃里卡把母亲放在第二位而进入叙事高潮。

从小缺失父亲,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已经35年了。家中一个正在老朽的和一个已不再年轻的女人同住一屋并同睡一床,可以说简直是无法不闹别扭。母女俩在房间里的吵闹和打骂,非常典型地表现了这两个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女人在情绪上的激动和冲突。

激动和冲突的表面缘由很多,实质上主要还是控制和反控制。母亲作为家庭的唯一主宰,把女儿当作“财产”和实现梦想工具,从小安排她过着严厉并受到压抑的生活,让她苦学钢琴,将她套上“音乐的马车”,以求提高她在“生活交易所”中的未来价值,不仅如此,对于她的性格意趣、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也全方位地控制。母亲滥用权力的运筹和规划,使表面上说是美好典雅的艺术实际给女儿“带来了痛苦”。

从小在母亲的重重管制中过着孤独、封闭、单调生活的埃里卡,从未有过什么娇艳的女性本色,青春的激情遭束缚,性格不能够健康发展,还有鄙视大众的自我精神高贵和将苦闷发泄给前来学琴学生的唯我性情,恋爱的心灵未曾有过绽放就已在长期的禁锢中默默枯萎和变形。人到35岁还是一个单身女人,或是光顾色情电影,或是偷看公园野合,书中将她比喻为“琥珀中的一只小昆虫”的意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她的丧失了个体生命的人生。

被囚困者向往自由,向往摆脱母亲的专制。因此,那天晚上让克雷默尔进了家门。克雷默尔比他的钢琴教师年轻十岁。几个月来一直在对埃里卡示爱。对他的追求,埃里卡先是冷漠和拒绝,而后承认自己爱的情感被勾起和女性意识被唤醒,于是向他交出了自己的“意志”,“把这个过去一直被母亲占有的意志现在像接力赛跑中接力棒一样交给了瓦尔特·克雷默尔”。她爱这个年轻的男人,有着美好的未来想象,期待着自己的生活能够“由此得到解救”。

如果说这是一则追求爱情故事,那么它实在是悲凉透顶的一个篇章。只对埃里卡的“教师身体”感兴趣,只是为了对她进行性占有的克雷默尔,并不理解埃里卡的由于生活挤压和心理畸形的复杂想法。他对埃里卡只是在论证作为强壮男人的“我就是我”的“简单的方程式”。《钢琴教师》叙述的完全是一个女性的生活和心理,耶里内克就这样讲述了一个女人的遭遇和受伤。这之中埃里卡似乎有在母亲与男人之间的选择,实际上又没有选择,因为在母亲和克雷默尔的背后,是同一个环境在决定她的命运。

母亲虽然专制,但并非是凶恶灵魂,她的行为只不过表明她是受时代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瑞典文学院在说明选择耶里内克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的理由中,有这么一句:“她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中陈规旧俗的荒谬以及这种枷锁对人的压力”,说的就是社会的价值观所给人的枷锁和压力。这个价值观在《钢琴教师》的发表年代是西方社会的流行价值观。在这个背景下,小说叙述当母亲的时刻从经济学角度计算对女儿的投资和将来的收益,实际是作为社会价值观的代表。作家在小说中所对准的是奉行绝对功利的社会。 (李昌珂)

埃尔夫丽德·耶里内克/著 《钢琴教师》 宁瑛、郑华汉/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青年时讯》2005年1月


疯狂作者和变态主人公 
《钢琴教师》:心灵扭曲的历程
《钢琴教师》女性冰冷身体中的绝望呼救
诺贝尔得主小说中文版上市 难逃叫好不叫座怪圈
中文版《钢琴教师》登陆中国
诺贝尔文学奖·出版界 出书,乘着诺贝尔奖的东风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