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政策信息
权威论坛
国际热点
经贸动态
法制进程
文化在线
域外评说
我看世界
华人社区
旅游天地
阅读空间
请不要强化孩子的贫富印象

莫幼群

    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照例会开展一些向贫困孩子献爱心的活动,包括让复学儿童进城,与救助他们的城市人见面。但某些媒体在报道农村孩子在城市里的见闻时,常常会加上一些花絮性的细节描写,大多是“小土包子”所出的“洋相”之类,例如在大商场乘坐自动扶梯,因为是第一次,个别孩子竟吓得腿发抖。虽然记者可能并无任何嘲讽之意,只是想使报道更生动一些,但如此“花絮”却让我感到不是滋味。

    这似乎是一种通病。有那么一些电视综艺晚会,在唱唱跳跳、搞笑猜谜之后,往往会推出一段煽情的“苦戏”,而主人公中,贫困儿童占有不小的比重。这些孩子对着话筒,声泪俱下地诉说贫困家史,引得部分现场观众当即掏腰包捐款。电视台的目的看来达到了,可我总忍不住在想:难道不能采取更含蓄、更尊重穷孩子自尊心的做法吗,为什么要“咀嚼别人的痛苦”呢?

    不妨拿别人的做法来做一个对比:

    纽约的冬天常常出现大雪封路的恶劣天气,但不到万不得已时,学校决不停课,校车照样步履维艰地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人问这样做的原因,回答是:一些穷孩子家没有暖气,让他们到校上课主要是为了享受温暖,上课反倒是其次。有人又问:那为什么要求富孩子也一同前来呢,他们呆在家不就挺暖和的吗?回答则是:如果单单让穷孩子来,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穷,这是一种比寒冷更可怕的感觉。

    在西方国家,学童是否必须穿校服,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硬性规定必须穿校服,干涉了着装自由;而大部分人则认为,学生一律穿校服,可以避免在着装上出现贫富与等级的差别,避免损害某些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例如在日本,就自始至终规定在校生必须穿校服。

    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孩子中午均在校用餐,从他们的食物中,你根本判断不出他们的家境是富有还是贫困,因为他们所带的食物没有什么区别:一瓶可乐、一个汉堡再加一个水果。这应该是出于与统一校服同样的考虑:瞧,我们穿的一样,吃的也一样!

    贫富差距是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不少人之所以贫困,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机会不均等造成的。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贫穷或富有是与生俱来的,根本无从选择。因此,在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在孩子与孩子之间,应该淡化贫富差别。而类似本文开头的一些做法,却是在强化和放大这种感觉。其结果会使原来就灰头土脸的穷孩子更加灰头土脸,加重了他们的生活挫败感,在他们心中早早播下了自卑的种子,同时对富孩子的成长也未必有利。

    在意识到贫困常常与机会不均等密不可分后,整个社会便需要增强救助穷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即采取人道、善意、体贴的方法,不应含有施舍或嘲讽的成分,更不能从“咀嚼他人的贫困与痛苦”中获得快感。穷人在遭遇物质匮乏之后,是不堪再忍受精神上的创痛的。

    《中国青年报》 2001年5月23日

    

    

相关新闻

美国的孩子面临哪些问题?

“就怕孩子进网吧”
——京城网吧经营之怪现状

参考文献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