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而居 敬畏自然的蒙古族

中国网 | 时间: 2010-05-18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巴根: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蒙古草原收养了3000个上海的孤儿,这个已经拍进电视剧了。说明血浓于水,蒙汉之间的融洽团结,那时候草原也穷啊,不像现在30000个无所谓,现在一个伊利集团就养不止这么多孤儿,但那时候草原很穷,可是草原母亲义无反顾的。

   中国网: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两位老师是怎么看的,为我们谈一谈。

许金龙:我觉得这是两难命题,是一个悖论,怎么样让城市更美好,刚才巴根老师也说了,现代化并不是说城市越来越美好唯一的一个途径,有的时候现代化程度越高,我们感觉离自然越远,我们感觉到人的困境越来越多,那么我真是以为北海道地区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在日本来讲它是移民地区,那么在经济发展程度上远不如本土,在发展速度上也远不如日本本土,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它才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美丽的地方,如果它像本土一样发展,速度一样快,可能我们就看不到这些美景,看不到这些纯朴的人情,我再说一个事情,大家都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犯下了很多罪行,有的日本人对战争有另外的看法,认为没杀那么多人,但是最让我感动得是,我在北海道一个地方访问,那里很少有中国人,当地人比较新鲜。有一个中年妇女,应该有30-40岁左右,跑来敲我的门,说:“听说这里来了个中国人,我来看望您”。我说:“您有什么事?”她趴在地下说:“我的父亲曾经到中国去过,杀过中国人,我的父亲临死之前关照我们几个孩子,将来一定要向中国人谢罪去,对不起中国人,一定要向中国人表示我们的歉意,我们赔罪谢罪。”说完她就嚎啕大哭。她还带来了很多东西,一个大纸箱子,有北海道产的鱼,还有大虾等等。她坚持要把这些东西留下来,这时候感情非常复杂,我的爷爷就受到过日本人的伤害,我说:“不是我原谅不原谅你的问题,这是一段历史了,这个历史我们政府一直在教育我们,犯下这段战争罪行的是日本军国政府,日本老百姓和中国人民一样也是受害者,包括她的父亲是普通的日本兵,他是战争的机器,他是炮灰,希望你不要再多想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觉得她受到了一些理解了,她东西要强行放下来,磕头倒退着回去了。从这点就看出来,她的民心真的是挺纯朴的。 

   中国网:那从您举的这个例子,是不是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目标很难实?

许金龙:我觉得在物质上的确是越来越美好了,可是在心灵上来却离自然越来越远了,这是一个悖论,怎么解释这个悖论,我也不知道,恐怕需要更多的作家,文学家,我们共同来设定怎么样才能让人类更美好,像美国这样,像日本这样无节制的消费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说全世界都用美国的标准消耗这些资源的话,这个世界维持不了多少年,甚至不可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怎么能让人类更公平、更公道,更持久的发展下去,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确实不能再按照美国消费文明的思路再走下去了,应当从新找到文明,这个文明是不是可以在北海道这个地方,内蒙这个地方多去看看,多走走,多想想,是不是有更好的模式,不要通过掠夺的手段去消费能源。

中国网巴根老师您怎么看这个主题。

巴根:让城市更美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精神的,还有一个是物质的,像许老师更多的是精神的东西在里面。要我思考的话,必须抓住一个根本,以人为本,城市化的设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人和自然的和谐,比如说这个城市汽车多了,楼高了,肯定这种状态下汽车越多,楼越高的时候,对人的压抑感是越强的,包括北京人一天生活下来,紧张感太强了,路上堵车,紧紧张张的,这个不是让城市更美好的一条路子,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人,人是自然界的东西,一定要放到自然界里面去,这样你既要按人的需要去涉及城市,又要照顾到人的需要,不仅是物质欲,就从现在消费经济,消费经济一直在极度的刺激,原来坐一个桑塔纳还挺好,县级干部以前坐桑塔纳,现在悍马、路虎、保时捷都是大排量的车,显势、显富、显贵,这个东西不加限制,有钱就买吧,极度消费,极度消费绝对不是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地球资源有限,你消费掉怎么办,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现在找替代能源,替代能源也是科学发展的路子,但是为什么现有的能源你保护他一下,不要搞过渡消费,我有时候说很笨的一个想法,比如说低碳经济,全世界有一个联合工业,3.0以上排量的车不要生产,可不可以,就像限制核武器一样。现在不是国际公约里面有一个建立《无核世界》,奥巴马提的是非常英明的,不是说销毁就行,无核世界,将来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这样的,因为现在过渡的消费是不是搞一个排量限制,多搞几条步行街,方便人行走,汽车给人让路等等系统工程,作为一个城市的人,应该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这也是这个城市能不能更美好的依据,我们很多人习惯随地吐痰,这是一个小事,但是北京已经2000多万人了,一人一口痰,2000多万产生多少细菌。

中国网:节目最请两位对咱们内蒙古的发展送上些祝福,作为我们今天节目的结束。

   巴根:内蒙在世博会的内容是我朋友设计的,我早就知道,在设计的时候看过他一些东西,我就说过一定要以内蒙的自然界为主,这样我希望内蒙古尤其是呼和浩特按照城市美好的目标前进,我相信内蒙古的领导,内蒙古的蒙汉各族领导对城市有更高的认识,对自己的定位要更加准确,使我们内蒙各个城市,尤其是呼和浩特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更加人性化。

   中国网:谢谢您,教授说说您的祝福。

   许金龙:我觉得内蒙古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我也没有去过,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我通过巴根老师的介绍了解的比较多,我只有一句话的祝福,就是在现代化竞争当中,尽量不要为现代文明过多的污染。

   中国网:谢谢两位嘉宾,今天在节目当中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有趣的经历,还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让我们这一的对话显得很有看头,很精彩,谢谢两位,谢谢!

   许金龙:谢谢。

   巴根:谢谢。

   中国网: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上一页   2   3   4   5   6   7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