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国外思想库的经费来源 穆占劳  
 

国外思想库之所以能成功的运行,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都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虽然思想库有官方、民间和大学依附型等类型之分,但它们的经费来源一般都是多渠道、多样化的。各个思想库都会依据自身的历史发展、研究特点、客户对象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选择诸如企业捐款、基金会赞助、政府财政拨款、委托研究费、个人资助、会员费、研究成果或出版物的出售费、组织研讨会或咨询服务费等方式获得经费。应该指出的是,上述各种资金来源在每个思想库中所占的具体比例都不一样。一般来说,官方思想库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当然也接受大企业、大公司及大财团和垄断资本家的捐款。民间思想库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企业委托研究的合同收入,各种社会机构以及私人捐款,还可以通过购买股票、证券和储蓄获得资金收入。美国思想库一般经费充裕,营利性的不多,因为企业和基金会的赞助多;而日本和西欧国家的思想库相对来说这种经费比较少,它们一般靠自我创收。

具体地说,国外思想库的资金收入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渠道。

第一,非政府资助。主要是指私人、基金会、企业自愿给予思想库的经济支持,它一般是思想库主要资金来源,所占的比重最大。这其中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这些组织和个人捐给思想库的那部分资金根据国家政策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二是思想库给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政策咨询成果多是面向全社会的,它所做出的贡献已为社会各界认可和赞赏。对于企业来讲,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知名度,改善企业形象,最大程度地回报社会,它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思想库提供捐款就是一种方式。况且有些思想库给政府提供的政策建议直接可以影响企业活动,有些企业也会在决策方面求助于思想库,所以一些大型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乐于资助思想库的研究活动。而国外的基金会一般可分为四种,即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的基金、大企业提供的基金、社会名流提供的基金以及民间基金会提供的基金。基金会的特点是资助面广,一般不干涉被资助者的研究,这正好符合思想库的工作性质。在美国,绝大多数思想库的资金主要是从社会上募集来的,其中基金会和企业的资助所占比例最大。

第二,政府财政资助。接受这种资金来源的主要是官方思想库或半官方思想库,但与各级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关系密切的民间思想库也会受惠于此。这部分资金是从国库中支出,属于国家计划或部门预算内的,从本质上来说,是纳税人的贡献。当然除了大额的、定期的资金以外,也会有不同形式的补贴或者其他名目的资金。这些来自政府的资金,一般不需要特定的回报,而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内的任务和目标,对各官方思想库的成绩和研究问题进行评估后进行拨款。一般来说,政府在不同时期会扶持不同类别的思想库,所以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的思想库比较容易得到政府的资助。应当指出的是,尽管国外许多思想库接受政府的财政资助,但它们大多都声称决不会因此而损害研究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并且还规定,不管自己的资金来自何处,都不允许资助方对其具体研究活动进行干预。

第三,合同收入。接受委托研究是思想库获得经费的一条传统渠道。营利性思想库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此,当然非营利性的思想库也常常依靠这种方式获得经费。思想库通过与各类客户,其中包括政府,签订合同提供咨询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四,原有资金的增值。思想库还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如储蓄、购买债券或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合法投资等,使已经积累起来的资金获得增值。

第五,出版所得。思想库通过办刊物、出版书籍或出售研究报告还可以获得一些收入,但这一部分资金收入在总资本中占的比重一般都不大。

虽然思想库可以利用各种渠道获得经费,但应该看到,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度仍是决定它们资金来源的主要因素。越是名气大、影响大的研究机构,在获得捐助方面越是处于有利的地位。以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为例,其总经费中有45%来自公司和个人的捐助,有29%是基金会的赠款,7%来自出版收入,只有4%是来自政府。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公司捐款占总资本的35%,基金会赠款约占40%,个人资助占10%;而传统基金会的总资金中,个人捐款占52%,基金会占21%,公司占7%,投资收入占15%,出版及其它收入占5%。从这三个著名的美国民间思想库的经费来源来看,大企业、基金会及私人捐助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政府的捐款最少,甚至一点也没有。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 外国思想库:怎样用人?怎样管理?
· 美国“思想库”里的社科专家
· 思想库的产生和发展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