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德国人越来越多骑车上班族(图)

德国的自行车道做得非常讲究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丢开自行车,驾驶私家车上下班的时候,在地球另一边的德国,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骑车上班族。他们每天身着笔挺的西服,背着各色背包,脚蹬性能良好的自行车,疾驶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人们在惊异的同时,不由得也会把目光转向马路上规划得非常完善的自行车道上来。

自行车道比汽车道高,色彩也比较鲜艳

自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位喜欢标新立异的达·芬奇设计了带链条的自行车雏形以来,人类对自行车的钟情一直十分坚定。从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名称就可见一斑,如开始叫的脚拨车子,到兴趣马、驱动车、脚踏板车以及后来的自行车、山地车等等。同时,自行车还有费用低、无污染、占用道路面积小以及节省能源等优点。但是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曾一度让人远离自行车,结果除了能源及环保危机加大之外,交通事故也日益频繁。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汽车时代后,德国民众从上世纪90年代后在政府的鼓励下又开始青睐自行车,只是先前把“自行车道和汽车道并排设计在一起”的理念已经适应不了交通环境的发展。由于汽车流量太大,这种设计不仅会引发交通混乱,更会造成交通事故,对骑车人的健康也无益。于是,将“自行车道移到人行道旁边”的新理念就诞生了。

走在德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你会发现,自行车道就像一条条彩带镶嵌在道路两边。德国的自行车道比汽车道稍高、比人行道略低,约有1米宽。路面的颜色也与两边的路有明显不同,呈现出鲜艳的色彩,有的赭红,有的青绿,还有的墨黑。如果有的道路先天“狭窄”,自行车道无法上移,管理部门还是会把它放在汽车道旁,但必须用色彩区分。

自行车道很有“人情味”

除了自行车道值得一提外,很多围绕自行车推出的“人性化”服务也值得我们借鉴。如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停车架,个个造型优美、坚固安全。另外,一项名为“打辆自行车”的出租业务也正在德国推广,人们只需打个电话就能租到车,收费标准每分钟不足7欧分(1欧元相当于10元人民币),全天收费不超过17欧元。

此外,德国各地还在研制更先进的自行车道。比如在各主要城市建专供自行车使用的“自行车高速公路”,最高时速可达到50公里。高速路里面还将设置大型流动气流,骑车者可以借助风力快速前进,既迅速又省力,汗流浃背的尴尬局面也不再出现。另外,德国还专为自行车道设立了交通信号灯,车道下埋设有磁感应指示器,以辨识接近的自行车。当自行车到达交叉路口时,信号灯就会指示汽车停下,让自行车先通过。

有规划的自行车道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所有这些,让来过德国的人都对其井然有序的交通印象深刻:人走人行道,自行车走自行车道,汽车走汽车道。同样,行人最受保护,自行车次之,汽车则最后走。曾听一位驾车的德国朋友这样说:“车是可以修复的,而人是无法修复的。”

德国《明镜》周刊载文指出,在拥有1450万辆汽车的中国,2002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高达109381人,其中自行车与汽车相撞的事故占很大比例。而汽车超过4400万辆的德国,却只有6842人死于交通事故,自行车事故更是罕见。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在德国每1000名居民中有814辆自行车,其中38%的人骑车上班,因为他们觉得骑自行车不仅简捷、方便、安全,而且还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德国交通部为此不惜重金,光2002年就花费2亿欧元投入到自行车道的建设,使德国境内逐渐形成密集的自行车道网。(青木)

《环球时报》2003年10月


德国人向来以严谨著称 但火车却不守时
德国人不在意生男生女 英国人希望男女等量
德国人买车舍得花钱且更加注重品质
[所见所闻]德国人为公共设施自掏腰包
德国人手头不宽裕 便利店购物成选择
“崇洋媚外”遇尴尬 德国人要净化德语
德国人怪名多 新生儿要叫本·拉登?
德国人欲树新形象 拒绝再当工作狂
德国人抱怨议会大厦风水不好
[所见所闻]德国人与豪华车
德国人最崇敬的10种职业
德国人向往潇洒自由生活 单身家庭占60%
[耳闻目睹]德国人的迷信
德国人:把精确进行到底
颇具特色的土豆餐 德国人的土豆情结
德国人编歌讽刺总理施罗德 歌词直奔讽刺主题
[国际札记]德国人活得不轻松
德国人的环保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德国人——“最好的士兵,最糟糕的情人”
感受德国人的单独行走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