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
    从今年3月开始,浙江、湖南、重庆和贵州等省市就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电煤储备下滑的问题。目前,“电荒”席卷多数南方省份,以及华东、华北甚至西北地区的部分省份。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次“电荒”,范围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保守估计全国供电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一场历史性用电困难正在考验中国的神经。”
电荒是一种宏观调控方式

    今年的“电荒”不是煤炭供应不足的问题,更不是发电企业产能不足,而是发电成本与电价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如果放开电价,那么就要给当前较高的通胀带来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连续几个月通胀率超过5%的情况下,政府是绝不会让电价在这个关头上涨的。其结果,就只能是出现“电荒”。从宏观层面看,如果真要遏制住通货膨胀的步伐,就非要对那些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国有企业进行价格干预,管住了电价,就管住了经济运行。经济活动减弱,GDP会减速,通货膨胀也会降下来。要通胀,还是要经济增长?权衡利弊,我认为反通胀更重要。【详细

不能打上调终端销售电价的主意

    千万不要动上调终端销售电价的脑筋。电网企业过高的收入水平、购销电价利差之大不支撑提高销售电价。我国目前终端销售电价已经不低,从电价与收入相比较的国际衡量来看,也没有上调终端销售电价的理由。目前高企的通胀率也要求不能贸然提高终端销售电价。因此不但不能提高民用电价,而且工业电价也不能贸然提高。工业电价提高必然推高生产成本,直接推高商品成本,最终推高物价水平。同时,目前中国工业生产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已经出现困难,中国已经显露滞胀迹象,贸然提高工业用电对不景气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详细

多措并举破解电荒困局
    针对用电紧张的严峻情况,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多措并举,缓解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紧张矛盾,破解电荒困局。
    首先,组织跨区电力支援。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跨区输电能力已达3167万千瓦。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公司将安排跨区跨省电力交易计划,重点支援缺电严重地区。其次,加强电网安全管理。同时,积极开展需求侧管理。切实履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主体的职责,保障电力有序供应,并优先保证居民生活、医院、学校等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用户用电。最后,加快跨区跨省电网建设。加快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扩建工程、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青藏直流等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快特高压电网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核准和开工建设。
    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电源结构调整,确保电力可靠供应,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也是解决电力供应短缺的有效手段。【详细
解决“电荒”问题可分“五步走”
    种种迹象显示,终端销售电价已迎来了一个上调窗口期,而少数地区为了缓解“电荒”矛盾,避免对经济祖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已上调了终端电价。显然,在通胀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果上调电价,必然会进一步增强通胀预期,对控制物价上涨和遏制通货膨胀产生负面影响。如何才能有效化解电力供应紧张和发电企业不愿发电的矛盾,避免“电荒”进一步加剧呢?可分“五步走”。
    第一步,先调整上网电价,让电网公司分摊一部分成本上涨因素。第二步,调整工业电价,提高工业企业的节能意识。第三步,加快推进阶梯电价,增强居民的节电意识。第四步,全面协调电煤关系,避免再出现人为“电荒”的现象。第五步,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打破电力生产与供应垄断化的格局。
    要解决“电荒”问题,不能只是就事论事,更不能烂泥萝卜擦一段吃一段,而应全面出击、分步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详细

    “电荒”袭来,电企亏损,供需矛盾带给电企的成本压力并非只能通过涨价这一条路来解决。目前人们已经被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团团围住。更何况,近日央企频频被曝出不利消息,政府的一举一动都被舆论紧盯,此时电价上涨又如火上浇油,无疑是在拨弄人们本已敏感的神经。解决“电荒”不能单靠涨电价,而应该各方面协调,统筹规划。



中国网观点中国出品 | 责任编辑:戴丽丽 | 电子邮件:daill@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