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开场之前,泸溪县辰河高腔传习所的所长捉了一只雄鸡祭拜各路神灵及剧团历届祖师爷。中国网图片库 尹忠 摄
辰河高腔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曲腔幽雅,表演朴实,富有乡土特色,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广泛流传于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与这些地区毗邻的贵州的桐仁、松桃、印江、思南、玉屏、镇远和四川省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市)。
辰河高腔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较早地在戏剧演出中实现了观众和演员的互动。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2006年5月20日,辰河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泸溪高腔剧团于1998年10月赴法国巴黎和巴塞罗那演出浓缩本《目连救母》,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轰动西方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戏曲艺术的瑰宝。”
由于时代发展,现代社会文化娱乐丰富多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青年一代远离传统戏剧,而地方戏曲剧团经费紧张、人才缺乏及受众局域化、老龄化等问题,现在辰河戏已到了几乎失传的地步,只有少数剧团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坚持演出。
在泸溪县浦市、白沙一带,每逢过节,或者结婚、祝寿之类的喜事,总要请县辰河戏剧团来演上一曲。经典剧目《目连救母》总共有48本,要是唱完得7天7夜。可如今看的人少多了演出时间和内容都远远比不上从前了。为了加强对辰河高腔资料的收集、整理,泸溪县辰河高腔传习所组织了在职干部职工、退休职工和曾经在县剧团工作过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为辰河高腔戏剧脸谱建“数字档案”,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辰河高腔戏剧人物化妆的步骤;二是戏剧中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代表。如张飞、赵子龙、王昭君等人物的脸谱。2006年,辰河高腔已经进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依然呈现着“观众缩水”的现象,其继承和发展正走在时代岔路口上。而它该有怎样的未来?谁也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