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断颈龙灯,传说是古乡民为纪念被唐朝宰相魏征误斩的泾河老龙王而兴起的民俗文化活动;一串龙灯有两个龙头,龙头和龙身是分开的,十三截龙身用白布相连,故称断颈龙灯。在舞动的时候,龙头追着龙珠四下盘旋,龙身上下翻滚,光影穿梭,颇为壮观。中国网图片库 尹忠/摄
在湘西雪峰山东麓,有一个人杰地灵的文化古乡—洪江市洗马乡,勤劳朴实的乡亲有舞身首分离的“断颈龙”灯的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子孙兴旺。
做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雪峰断颈龙灯,传说是古乡民为纪念被唐朝宰相魏征误斩的泾河老龙王而兴起的民俗文化活动;一串龙灯有两个龙头,龙头和龙身是分开的,十三截龙身用白布相连,故称断颈龙灯,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历经近千年的传承发展,派生出蚌壳灯,香灯,故事灯,狮子灯,形成独具一格的集喜庆祈福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并逐渐向外流传于武陵山区的黔东南,大湘西和重庆秀山等部分地区。
据考证,位居雪峰山麓的洪江市洗马乡、塘湾镇易姓村民的祖先就来自泾河流域。迁入的易氏先民,念念不忘泾河龙王的功德,模仿被误斩的泾河龙王,用竹篾扎起龙头、龙身,取名“断颈龙”。他们把“断颈龙”做成泥塑,镶嵌在宗祠屋脊,让“断颈龙”至高无上。他们还专门修建了祭祀“断颈龙”的风雨桥,取名“接龙亭”。千百年来,雪峰“断颈龙”历经了初始、成熟、发展和创新的历程,成为流布五溪大地独具特色的民间舞乐文化,传承至今。
在雪峰山区,“断颈龙”是不能购买的,而是要舞龙人亲手制作。制作“断颈龙”非常讲究。先要选好上等的楠竹或毛竹,将其剖成厚度均匀的篾片,然后编织成2米见长的篓子13个,用白色透明的绵纸裱好并喷上茶油,晾干后晶莹剔透,龙身就算做成了。龙头的制作要复杂得多,通常是由各村寨的老师傅亲自下料主刀。他们首先用弹性极好的小竹条搭一个框架,再用剖好的竹篾精心编织出一个龙头的形状,然后分块糊上绵纸,待绵纸晾干后再画上图案。
泾河龙王被斩为13截,仅有龙皮相连。后人用一整条白色布质龙衣将13节竹篾篓子连接起来,便成了龙身。雪峰“断颈龙”的龙衣之所以采用白布,传说有祭祀意义。但为了美观,后人也有的采用彩色布料做龙衣,或在白色龙衣身上添加色彩。
雪峰“断颈龙”由“万岁牌”、“宝珠”、“龙头”和13节龙身组成。其中“万岁牌”象征皇上,代表皇上开路,拜访百姓;“宝珠”象征宰相,代表官员领队,随从皇上看望百姓;“龙头”和“龙身”是传说被宰相魏征误斩的泾河龙王,象征龙王献身,保国泰民安。由于“断颈龙”是在晚上舞的,所以在龙头和龙身内部都装有自制的蜡烛。在舞动的时候,龙头追着龙珠四下盘旋,龙身上下翻滚,光影穿梭,颇为壮观。
雪峰“断颈龙”来源于黎民百姓,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自觉参与。当地村村寨寨有龙灯,家家都有舞龙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雪峰“断颈龙”因为“断颈”、“分身”,有别于传统龙灯中的整龙,它断中有连,连中有断,时断时连,变幻莫测,龙头灵敏多变,龙身灵活自如,自成套路,别具一格。其原生态的独唱、齐唱及粗犷舞步,给人以回归自然之美,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雪峰“断颈龙”起源于中原,发展于五溪地区,凝结和浓缩了我国民间众多的习俗,是我国南北先民文化艺术的合成,是研究中原文化和五溪文化的历史活标本。
2015年农历三月三夜晚,雪峰断颈龙来到黔阳古城欢庆上巳节,吸引了数万民众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