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均回忆攻打灰坡的故事,“后面指挥的营长和连长见状还以为我中弹,连声说:‘余绍成完了,余绍成完了,可惜了!’” 董志宇 摄
攻打高黎贡山后一个多月没吃一粒粮食
在中国远征军的滇西大反攻战役中,攻打高黎贡山、灰坡、南斋公房、北斋公房、松山、龙陵、三关坡、南天门、腾冲等都是著名的恶战、苦战,余海均参加了其中很多重要战斗。
1945年4月,他所在的中国远征军第54军36师108团接受了攻打高黎贡山的任务。 2营炮兵排的余海均最擅长的武器是六零炮、机枪和冲锋枪,他作为被挑选出来的精兵和100多位勇士走在队伍最前面。他们渡过汹涌的怒江,向着高黎贡山进发。
高黎贡山平均海拔3500米,攻打高黎贡山被美军称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拔最高的陆上作战,是云层上的战场。当时的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为出奇兵选择了一条几代人都没有走过的崎岖陡峭的路线,上山完全没有路,向导在前面砍开荆棘竹木,后面的士兵一路紧紧跟随,很多穿着草鞋的士兵被刚砍开的山路留下的竹节或杂树茬子扎伤了脚,他们行军三天三夜才登上山顶。“我们打跑了日军后,在山上驻守了一个多月,雪下的很大,又得不到补给,又冷又饿。由于后勤运输极其困难,山下运上来的粮食,还没有运到山顶就被下面的部队抢光了。我们在山顶上一个多月没有吃到粮食,就吃山上的野菜,跟山上的猴子争野果子吃,猴子因此经常袭击我们”,余海均说,“在一个山凹口,就有200多士兵被冻、饿死在那里。”
灰坡一仗战友们叫我“土坦克”
抗战时期,坦克冲锋陷阵,是很霸道的武器装备。余海均军事技术过硬,多次立功,深得营长喜爱。
他讲起了攻打灰坡的战斗。“我们攻打灰坡,因为日军指挥部设在灰坡,敌人火力很强,两挺重机枪在隘口上火力封锁我们进攻的道路,部队伤亡很大。营长叫撤,我扛着六零炮奔跑在一条窄窄的田埂上,敌人一排重机枪子弹扫射过来,我脚下一滑,顺势倒在田埂外侧,没被敌人击中,而田埂被机枪子弹打烂一大截。后面指挥的营长和连长见状还以为我中弹,连声说:余绍成完了,余绍成完了,可惜了!后来我借着田埂遮挡拖着六零炮匍匐回到营长面前,营长直夸我跑得快,跑得比坦克还快。从此战友们就叫我‘土坦克’”。
全排40多人牺牲仅剩下排长和我两人
“打三关坡,蒋忠义那个班的机枪手被打死了,营长叫我快去支援。我们排已经牺牲了40多人,战壕里摆满了尸体。后来一发炮弹飞来,落在班长身边爆炸,我被掀起的泥土打翻,抱着机枪射击的班长蒋忠义却被炸死了。他是四川人,我俩关系最好。”说到此,余海均老人潸然泪下。“全排只剩下排长和我两人。排长说,余绍成,敌人又上来了,是不是撤哟?我说,不能撤,撤下去要被枪毙,还没得名目(荣誉)。我们丢机枪丢性命也要丢在这里,被打死了还是英雄。”于是,余海均忍住悲伤抓起班长丢下的机枪继续射击。就这样,他俩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终于守住了阵地。
这一仗,余海均用机枪打死了三、四十个鬼子,留下最后一个负伤的鬼子没有打死他,余海均说,要让他回去报信,这个地方不能再来了。其实,是余海均动了恻隐之心,他说,“打死的这些日本兵都很年轻,他们跟我一样,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也是被日本军国主义逼上战场来的,应该打死的是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他们才是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