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会议上,敦促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苏联同年8月8日正式加入。主要内容:1.盟国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2.《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3.日本军队要完成解除武装,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4.日本战犯将交付审判,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5.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的工业等。
【1943年11月2日-12月20日】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初,侵华日军向常德地区发动攻势。日军第11军纠集5个师团及伪军共10万余人,出动飞机130余架,在横山勇司令官指挥下,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守军集中16个军43个师21万人,飞机100余架,在常德城及外围地区与敌接战。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对常德守军实施猛烈轰炸,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又发起无数次的白刃冲锋。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守城官兵拼死抵抗,与敌苦战16昼夜,全师官兵9000余人生还者不足百人。12月3日,常德失守。
【1941年12月23日】中国组建远征军支援盟军
1941年12月23日,中英两国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遂告成立。1942年2月25日,中国远征军开始进入缅甸,协同英、缅军对日作战。从中国远征军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个月。二战结束后,根据官方数字,中国方面在中缅印战场上先后投入兵力达40万人(不包括相同数量的支前民工),累计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一笔。
【1940年8月20日-12月15日】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中国军民的猛烈反攻和苏、美的重大打击下,日军迅速土崩瓦解。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最后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0日,日本外务省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政府,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照会转交中、美、英、苏四国政府。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
【1938年6月11日-10月27日】武汉会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中国军队动员了129个师、30余艘舰艇、约200多架飞机、近100万人参战;日军共14个师团、120余艘舰艇、300 余架飞机,计25万人参战。最终武汉沦陷,日军伤亡在4万以上,中国军队伤亡20万人。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7年10月13日-11月2日】忻口战役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战役:抗战首胜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于平型关伏击日军,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车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1937年8月22日-25日】中共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8月22日—25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作出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艰苦的持久战。会议要求我党我军应站在抗战的最前列,坚持抗日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共约28万人,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大举进犯上海。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舰艇约40艘,飞机250架,投入战斗。同年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枣宜会战历时一个半月。侵华日军集结20万人的兵力,以华中派遣军第11军为主力,发动枣宜会战。中国第五战区调集6个集团军共38万人的兵力,对日军进行防御作战。由于部队缺乏重武器装备,各部队之间相互策应与协同作战不力,部队通信联络失密,加之军事统帅机关对日军战略企图判断失误,中国军队在会战中遭受重大损失。张自忠将军在日军的包围夹攻中身中7弹,16日在南瓜店壮烈殉国。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
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1938年3月14日-4月15日】台儿庄战役
日军于1937年12月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打通津浦线,连接南北战场,决定从南北两端夹击徐州,鲁南军事要地台儿庄成为日军的首争之地。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1938年2月3日-5月19日】徐州会战
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扩大侵略,采取南北对进的方针,夹击徐州。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广阔地域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史称“徐州会战”。会战期间,双方均投入数十万兵力。徐州会战是抗战爆发之后规模最大、兵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会战,日军虽然打通了津浦线,但妄图打击中国军队主力的目标却未能达成。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率部发动的西安事变。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25日下午,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
【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呼吁联合抗日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0月1日正式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公开发表。这个宣言是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统一战线的精神提出的。宣言呼吁各党派各军队和各界同胞停止内战,集中力量一致抗日,并建议组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在国防政府领导下的抗日联军。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