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利益均衡: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9 月23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利益均衡为基础的社会。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增大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的时候,只能着力于解决全社会成员的温饱问题,此时社会的利益格局表现为低水平上的均衡,甚至是“绝对的平均”。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转折点。此时如果能够处理好社会利益均衡问题,社会发展就可以很快地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反之,则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等严重社会问题。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上。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问题,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的政策力度,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要强调发展速度,又要注意利益均衡;既要注重竞争与效率,又要维护公平和正义,努力寻求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结合点和平衡点。二是从制度上保障竞争机会的平等。坚定地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形成以城带乡、互协互补、共同繁荣的社会发展格局,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三是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制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这是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重要基础。四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法制是协调各阶层利益、进行社会整合的有效制度保证。民主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能够以合法形式及时表达出来,进而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寻求共同利益的实现。特别要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取信于民。

(徐浩然 王子龙)

相 关 新 闻
· 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
· 以科学的政绩考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公共管理的人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 和谐单位: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