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 牛先锋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5年年会

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

2005年7月下旬,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5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南昌召开。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心议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赵曜教授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同志作了大会主题发言,部分专家学者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与会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战略任务,又是现阶段党治国理政的纲领。要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大的理论研究空间。研讨会集中讨论了下列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对和谐社会的概念要全面理解。“社会”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展开,人们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关系总和,就是广义上的社会;相对于政府、市场,或者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的社会是狭义上的社会。从广义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各种关系整体协调的社会;从狭义上理解,它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社会。因此,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内容。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这种社会状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私有制社会,和谐社会的理想是无法根本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理解和谐社会时绝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否则和谐社会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即使社会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也决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胡锦涛同志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六个方面,非常全面和准确。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把握其基本特征也十分重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利益、收入、分配、思想认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但在权利、机会、规则、分配方面是公平的社会。是既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个大前提下,差异的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活力充沛、相互关爱、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在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时,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调解作用,又要重视法律规范的强制作用。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主要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这个理论的提出,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吸收和借鉴的古今中外有益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也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动态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保障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视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当前,要特别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贪污腐败、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紧张等突出问题,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主体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党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与任务的变化,不断巩固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提高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广大人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离开了最广大人民的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不起来的。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物质财富丰裕,一定要高度重视保障广大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拓宽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领域。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视角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思想、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等问题的研究需要深化。同时,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理论上理顺构建和谐社会与下列七个方面的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三个文明”建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民族宗教问题、发展基层民主政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