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评论 经济 财经 国际 军事 旅游 健康 体育 教育 科技 文化 读书 妇女 政策 法制
地方 环境 人口 访谈 权威论坛 华人社区 世界博览 文化周末 图片中国 视频 名企 投资 城市
体育首页 | 专题首页 | 新闻快报 | 球队动态 | 图片 | 赛场内外 | 德国风情 | 八方评论 | 视频 | 论坛 | 竞猜 | 影集
世界杯总赛程 | 分组赛程 | 电视转播表 | 场馆 | 裁判 | 球衣大观 编辑信箱
[ 网友评论 ] [ 打印文章 ] [ ]
技不如人德国战车抛锚 战术变化造就神奇2分钟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7 月5 日 | 文章来源:搜狐体育

以往总在最后时刻给对手致命一击或死里逃生的德国队,这一次被意大利用以往德国队最擅长的方式击败,加时赛最后时刻的连失两球令克林斯曼和他的子弟兵们瞬间崩溃,去柏林的梦想在最后时刻破灭。诚然,德国队此役表面看来输得有些可惜,但仔细分析临终场前的失球与全队整场比赛的战术和打法其实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赛前德国名宿内策尔在《图片报》的专栏上就给德国队“支招”:德意战中,德国队必须要打出自己的节奏,大忌就是落入意大利人习惯的节奏之中。

但很不幸,比赛除了开始前20分钟德国队控制外,实际上大部分时间节奏都是由意大利人掌握的,这一点从赛后技术统计意大利57%比德国43%的控球率即可看出。从个人技术上,意大利人显然要比德国高出一筹,尽管克林斯曼在上任后已经让德国的“大个子”们在柔韧性上增进不少,但论脚下活的细腻程度,战车依然无法与蓝军相比。这便直接造成了意大利控球,德国队中场费力逼抢的局面。在足球比赛中,防守方总是需要耗费比进攻方更多的气力,无论体力还是精力都是如此。比赛中打得快的球队并不一定是好的球队,而会控制比赛节奏,慢中有快,快中突慢的变化的球队才是一支有质量的球队

其次将德国说成被动方还有另一原因,从上半时卡莫拉内西在右路的频繁骚扰,到加时赛里皮安插身体强壮的亚昆塔打右前卫,都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里皮是在有意的压制德国的左路,尤其是拉姆的助攻,90分钟时间内里皮的战术几乎就是使出“兑子”的手段遏制德国,因此才有了弗里德里希和施奈德本场比赛表现要好于左路,但弗、施两人以往比赛中在进攻时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尤其是弗里德里希,在能力上本来就比拉姆欠缺一截,因此才出现了德国队进攻不力的局面。此外,弗林斯缺阵后,巴拉克不得不更注意对后防的保护,而这是以牺牲德国队在中前场串接作为代价的,凯尔在防守上固然卖力,但进攻上他做出的贡献显然不及弗林斯。由于中场串接组织不力,因此才出现了克洛斯频繁回撤拿球自己突破的镜头。

到了加时赛,“银狐”里皮的狐狸尾巴立即露出来,用皮耶罗将此役拼得很凶的佩罗塔换下,继续注入技术流,德意两队的替补球员不同之处在于,德国队换人只是更新人员继续维系原有的战术打法,而里皮手中的替补牌在上场后带来新变化打出了不同的战术套路,这也从中能看出两帅之间的差距,也是两队板凳深度和球员能力的差距。最后时刻德国队球员的体力实际上已经透支。最后的2分钟德国队的两次失分,第一个便是源自皮耶罗开出角球后,皮尔洛横带的助攻,在此之前角球、任意球几乎都由皮尔洛承包,在皮耶罗上场后,意大利队“主罚定位球技术型选手”便多了一位,因此可以让意大利有更多变化,此外格罗索在拿球时,身边根本没有球员贴身盯防,这也是德国球员体力不支后导致注意力下降的体现。至于第二个失球,只是德国队在最后时刻想孤注一掷未果后所付出的代价。意大利全场比赛15次射门10次打正,门楣和立柱各一次;德国则是13次射门仅有2次射正,这也是在技术和追求精准度上两队的差距。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德意之战没有输家,但个人能力和技术层面,德国队输的无话可说!(文治)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络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中国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68993056 举报邮箱:jubao@china.org.cn
[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世界杯32强全接触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G组
H组
- 评点德意大战 本届最精彩
- 绝顶漂亮的乌克兰女球迷
- 黄健翔失态嘶吼音频珍藏
- 黄健翔史上最激动解说词
- 世界杯半决赛赛程、转播
- 欧文受伤憾别世界杯(图)
- 让人流鼻血的足球赛(图)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