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评论 经济 财经 国际 军事 旅游 健康 体育 教育 科技 文化 读书 妇女 政策 法制
地方 环境 人口 访谈 权威论坛 华人社区 世界博览 文化周末 图片中国 视频 名企 投资 城市
体育首页 | 专题首页 | 新闻快报 | 球队动态 | 图片 | 赛场内外 | 德国风情 | 八方评论 | 视频 | 论坛 | 竞猜 | 影集
世界杯总赛程 | 分组赛程 | 电视转播表 | 场馆 | 裁判 | 球衣大观 编辑信箱
[ 网友评论 ] [ 打印文章 ] [ ]
巴西第三次踏入同一条河 罗纳尔多留下永远的痛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7 月2 日 | 文章来源:新浪

巴西第三次踏入同一条河罗纳尔多留下永远的痛
大罗小罗都成了齐达内手下败将 


  新浪体育讯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命题,但巴西人在世界杯上却连续三次在名为法国的这条河“淹死”。

  2006年7月2日凌晨,2006年世界杯1/4决赛最后一场巴西队以0-1不敌法国队,无缘半决赛,卫冕世界杯冠军之路以失败告终。

  算上今天,巴西队已经连续48年没有在世界大赛上赢过法国队了。在世界杯上,两队前后四次交手都是1/4决赛起的大战,除了1958年第一次交手大胜之外,后三次都败给了法国人。

  1958年6月24日,两队第一次在世界杯中碰面,那是瑞典世界杯的半决赛。法国人方丹在那场比赛中打进了前无古人后到现在仍无来者的单届世界杯进13球的纪录的最后一球,但胜利者却是初出茅庐的贝利和巴西人,那是一场完胜。瓦瓦和迪迪先进两球,不到17岁的贝利接着上演帽子戏法,巴西队5-2将法国队淘汰并最终第一次夺走了以法国人雷米特(世界杯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冠军金杯。

  巴西人只用了12年便将这座有法国人名字的金杯据为己有(58、62、70三次夺冠后永久拥有了雷米特杯,此后世界杯改用大力神金杯),但他们却在从58年开始的48年内无法在大赛中击败法国人。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两队在1/4决赛重逢,法国的普拉蒂尼、巴西的济科、苏格拉底等传奇巨星联手上演了世界杯历史上被称为“史诗般的决战”的最经典一役。终场前不久济科罚失点球,120分钟内双方打成1-1,只能点球决胜。苏格拉底和普拉蒂尼也先后罚失点球,塞萨尔罚丢最后一球,法国人最终以5-4(点球4-3)完成了对巴西人的第一次复仇。

  法国人真正的复仇在98年,家门口作战的他们在决赛中再次面对巴西人,92年的世界杯冠军巴西队一心卫冕,但是头号球星罗纳尔多却在决赛前神秘的胃疼,全场表现低迷,而法国队核心齐达内则连进两个头球早早控制了主动权,佩蒂特锦上添花,法国队最终3-0完胜巴西,第一次成为他们的前辈创办的这项赛事的冠军。

  8年之后的今天,2002年夺回冠军的巴西人再次在世界杯上面对法国人,只是地点从法国搬到了德国,而巴西人的头牌也不再是罗纳尔多,换成了罗纳尔迪尼奥。包办了五届世界足球先生和三届欧洲金球奖的“双罗”(大罗96、97、02得世界足球先生,97、02得金球奖;小罗04、05得世界足球先生,05得金球奖)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复仇。

  但另一位“先生专业户”不同意,三夺世界足球先生(98、00、03)、也有一个金球(98)的齐达内打出了在本届世界杯上最好的表现,再次率领法国人笑到了最后。正是齐达内在国家队给亨利的第一次助攻决定了比赛的结果,让“世界杯射手王”和欧冠新王者双双成为手下败将。

  巴西的“梦幻四重奏”没能如愿在世界杯决赛中上演,第六次夺冠的梦想只能留待四年后再去实现,罗纳尔多也只能带着复仇未果的遗憾离开世界杯。尽管罗纳尔多同时也带走了一个“世界杯历史射手王”的头衔,但无法亲手复仇法国也许将成为他永远的遗憾,因为两个月后就年满30岁的他基本上已经没有可能再次参加世界杯。

  而34岁的齐达内的世界杯上“绝唱”则还在继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络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中国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68993056 举报邮箱:jubao@china.org.cn
[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世界杯32强全接触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G组
H组
- 绝顶漂亮的乌克兰女球迷
- 黄健翔失态嘶吼音频珍藏
- 黄健翔史上最激动解说词
- 世界杯1/4对决 电视转播
- 欧文受伤憾别世界杯(图)
- 让人流鼻血的足球赛(图)
- 绝美天后当足球宝贝(图)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