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向大陆寻求复兴之路

    美联社2003年5月8日文章:香港电影制片人面向大陆,转移电影制片厂,以复兴下滑的电影产业(作者:伊莱恩·科尔腾巴赫/Elanine Kurtenbach)

    香港的电影制片人们已经开始面向中国大陆寻求发展。他们使用大陆的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希望利用大陆的电影资源来振兴香港正在滑坡的电影产业。

    罗礼贤是一位香港的电影特技人,他的工作常常是开着燃烧的汽车,从陡峭的山崖上翻滚而下,最后在山脚下停下来并发生剧烈的爆炸,让人们看到炫目的火球。过去他的工作大多是在香港本地完成的,现在他则经常在中国大陆做这些电影特技效果。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香港还是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基地。她是亚洲的梦工厂,每年要拍摄大约300部各类影片。香港本地电影年平均票房收入超过1亿7千万美元。电影业是香港的重要产业。

    香港的商业电影类型多样,包括功夫片、历史人物片、史诗片、警匪片、惊悚片、喜剧片……,这些影片在为观众创造欢乐的同时也为亚洲培养出了一批超级明星:有传奇般的动作明星李小龙和成龙、《卧虎藏龙》中侠骨柔情的周润发以及邦德女郎杨紫琼等等。

    今天,很多香港明星前往美国好莱坞寻求新的发展,更多的电影演员则到大陆去拍摄新的影片。香港本地电影的年产量骤降到了100部左右,而去年香港的票房收入只有区区的4500万美元。

    近期爆发的萨斯病毒更是让香港电影市场雪上加霜。因为香港居民为防疾病都希望呆在家里,而不愿意前往拥挤的剧院。

    即使是在萨斯爆发之前,香港电影业下滑的趋势也是很明显的。因为电视业的发展、电子游戏的普及和盗版等问题都使得一度爆满的电影院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地区——特别是韩国和泰国——的电影也对香港电影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在香港电影红火的那些年里,很多人来到这里,为的只是来看看电影明星。然而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了,”动作明星成龙在最近的一次露面时说道,“如果这样继续下去,香港电影的时代就要终结了,……我们只能等待一个奇迹的出现。”

    罗礼贤是香港最著名的电影特技演员。他今年已经41岁了,在他从事电影特技业以前他曾经获得过跆拳道得黑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开始在成龙著名的系列动作影片《警察的故事》中做一些摩托车动作特级。至今为止,他已经为香港的200多部影片做过特技表演,这还不包括他参与拍摄的电视剧和商业广告。

    现在,他发现香港的电影市场“太小”了,并且开始把目光转向其他地方。

    他已经对自己的妻子说他可能在别的地方工作几年。

    “观众们并不在乎,谁会介意电影是在那拍摄的呢?谁又会在意拍电影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刘说道,“我可以到任何地方去,我也可以把我的制作队伍带上。这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保证工作的效果。”

    近期很多的电影都已经绕过了香港,而转到中国大陆进行选景和拍摄。台湾著名电影导演李安2002年拍摄的巨作《卧虎藏龙》赢得了当年的四项奥斯卡奖,这部电影就是在大陆的几个不同的外景地拍摄的。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2002年拍摄的史诗巨片《英雄》也是一样。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准备在2004年完成上映的二战题材大作《大进攻》(The Great Raid)也选择了上海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作为外景地——用来表现二战中的菲律宾。大陆优美而多样的自然人文风光为这些电影增色不少,甚至是电影拍摄不可或缺的。

    资深演员、剧作家和电影评论家罗卡认为:“现在大陆知道他们可以自己完成电影的摄制工作。”

    (以下内容摘自《远东经济评论》)香港的电影业经历了潮起潮落。据电影研究人士说,香港的第一部本地电影《偷烤鸭》(Stealing a Roast Duck)在1909年由一位美国商人和探险家本杰明·布罗德斯基(Benjamin Brodsky)制作。虽然中国自有的电影工作室上世纪20年代就在香港落户,但当时上海出品的电影一直占据了主要地位,直到二战时上海的电影业人士逃到香港躲避战乱和革命,情况才出现变化。

    1959年,上海纺织大亨的儿子邵逸夫及其兄弟将电影工作室从新加坡迁到现在香港的清水湾。经过十年的奋斗,邵氏兄弟公司(Shaw Brothers)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影工作室,通过拍摄广受海外华人欢迎的功夫片发家致富,并令吴宇森(John Woo)等著名导演崭露头角。

    1970年,曾任邵氏兄弟公司经理的邹文怀(Raymond Chow)创立了嘉禾电影公司(Golden Harvest)。在嘉禾公司的竞争压力下,邵氏公司在80年代中期转向利润更丰厚的电视制作领域。2001年,公司将其拥有的800部中文影片--全世界最大的影片库--卖给马来西亚一家媒体集团的子公司天映娱乐有限公司(Celestial Pictures),后者将对这些影片进行数码修复后推出DVD。

    时任香港电影库(Hong Kong's Film Archive)程序员的罗卡和其他电影业人士说,香港电影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影片资金通常难以保证,制作周期非常短且预算极少。

    “香港电影业非常习惯于快制作,比如下周就要上映,因此必须在本周就完成声效、音乐、对白等等。一些都那么草草完事,因此品质不好”,独立制片人毕国智(Kenneth Bi)说。

    在无数电影业人才流入中国大陆后,香港极不情愿地看到另一位人才也要离开,特别是这么知名的罗礼贤。香港电影业为这个67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了约6000个职位,但政府预测电影业在2001年为香港带来16亿港元的经济效应。此外,在香港拍摄的电影能提升香港作为旅游业和商业中心的形像。

    政府支持的电影服务局(Film Services Office)正在为香港电影业出力献策,并承诺协助加快电影制作的审批过程。由邵氏公司牵头的一个财团正在建设一个1亿美元的高科技电影工作室和后期制作设施。一个计划设立的5千万港元电影信托基金将帮助毕国智这样缺乏资金的独立制片人。电视上播放的公益广告也在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支持香港电影。

    然而,电影制作人抱怨说,政府为本地电影提供的支持要比海外大片还少。对当地制作人员来说,很难获得批准去一个繁忙路段拍摄场景。“看看那些路段,我们五分钟的拍摄将影响多少人啊?我们不得不拍了就跑”,罗礼贤说。1998年,他以精确的计算在香港商业区表演了一场四辆汽车旋转360度飞落爆炸的场景,一举成名。

    虽然希望多在香港拍摄,但罗礼贤说,大陆政府一般都会为特技表演提供全力支持,因此更有优势。在郑州,他们招来了200辆出租车拍摄一个场景,从中挑出30辆参与拍摄真是举手之劳。

    “在珠海,如果我提出要八艘快艇,几小时内就可以搞掂,但在香港,这几乎是不可能。”罗礼贤说。

    中国网2003年5月14日

    


远东经济评论:中国的数码之梦
周刊经济学人:挑战盗版的《英雄》
台湾媒体论《英雄》--中国的时代标志
《英雄》揭幕中国大片时代
卫报:中国电影的兴衰
姜文:中国的马龙白兰度
亚洲电影:西方期望下的囚徒
解放报:毛泽东时代后的第五代电影人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