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科技部副部长:创新国家关键要企业成创新主体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5 月15 日 |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趋势,确定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破口和重大举措。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实现企业发展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加强自主创新的关键步骤,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历程中,无数创新型企业发挥了主导和骨干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美欧等发达国家主要的科技力量集中在企业。全球跨国公司拥有世界70%专利和2/3的研究开发经费。二战之后,以杜邦、通用电气等为代表的大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首先要成为应用研究开发活动的骨干力量。

成为凝聚人才的主体。由于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创新企业无一不把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作为首要战略任务。韩国企业研发人数占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60%以上,每千名企业职工中拥有研究人员87人。贝尔实验室曾有研究人员2.4万人,其中博士4000多人,11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14位美国科学院院士,29位美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的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必须首先成为创新人才的主要聚集地。

成为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的生存权。目前,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80%以上产生于企业。世界著名公司每年产生的专利量一般都在几百、上千个。我国要实现国内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进入世界前5名的目标,关键是企业要大幅度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来自于其雄厚的研究开发力量和高的研发投入。多数创新型国家70%的研究开发投入来自企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应当在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中发挥示范作用。

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从泰勒、福特式的管理到现代管理科学、创新管理等,世界几次重大管理革命都产生于企业。企业要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根本在于不断坚持制度创新,特别是要在明晰产权、责权的基础上,把建立创新机制、推行创新管理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内容。

企业创新的关键是企业家,核心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百年工业化长河,众多中外企业家以创新的精神和卓越贡献,推动了现代文明进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其丰富的内涵中,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是自主自强精神。自主发展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筋骨和灵魂。中华民族有着自主自强的光荣传统,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树立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树立敢于超越的民族自信心,树立勇于创新的自主精神,就一定可以把我国的一大批企业建设成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把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拓新市场作为经营的中心环节。努力将主要依赖消耗资源和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驱动为主的集约经营模式;将以有形资本为主线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开发人才资源为主的创新管理模式。

三是开拓创新的魄力。首先要成为精通科技和经营的战略家,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敏锐洞察世界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使企业始终处在创新的最前沿。二是要以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善于运用外部创新资源为企业创新服务,通过企业间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三是要有敢为人先、勇于超越、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气魄和毅力。敢于在技术前沿上创新,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和总体集成的知识产权。四是要大力推进体制和管理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四是爱才用才的能力。企业要成为凝聚人才的主体,必须要营造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企业家要有识才之能、爱才之德,用才之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满腔热情爱护人才,大胆放手使用人才。不仅吸引和用好国内人才,也要积极吸引海外人才。要大力推行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管理,鼓励冒尖、激励探索、尊重个性、宽容失误、容忍失败。大力弘扬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成为对各类优秀创新人才、拔尖人才最具吸引力、最能施展才华的人才高地。

政府搭建平台,企业等创新主体唱戏。政府要转变职能,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发挥对创新的促进、协调和支撑作用,促进各创新主体的互动与合作。

一是通过政府投资和计划,围绕行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竞争前技术和前沿技术,组织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国家计划要更多的吸纳企业参与,逐步增大支持企业研究开发的经费比例。鼓励企业与政府共同投资,开展重点项目攻关,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科技源泉和后盾。

二是政府要通过建设科研装置、文献数据、信息网络等科技条件平台,为企业的相关研究开发活动提供支撑。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重要试验设备等都要面向企业开放。鼓励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特别在配套政策制订中更加考虑企业的需求。强化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激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鼓励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通过政府采购和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分担创新风险。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促进更多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成长。要营造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者利益,保护创新积极性。

四是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渠道,为企业引进国际智力和技术提供方便,为企业在海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产品出口提供服务,为企业与国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联系牵线搭桥。

我国的企业家有魄力、有能力在自主创新中做出辉煌业绩,将更多的企业发展成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 (科技部副部长 尚勇 )

相 关 新 闻
· 半数央企无专利 自主创新将列入负责人考核体系
· 中国自主创新 铸就“枭龙”奇迹
· 陈至立:大力推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依靠创新闯出新天地
· 12年,苏州工业园区从制造基地迈向创新高地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