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人口问题要看总量更要看结构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数据表明,到2005年1月6日,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总人口将达到13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由于我国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各推迟了4年。(1月3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计划生育的成绩,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但是对于文中的数据却总感到困惑,在其中只有总和,却没有结构分析。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不考虑结构的总和是没有意义的,统计局在公布相关数据作为计划生育的成果时,必须给我们提出相关的数据结构分析:

13亿人口中,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的比例是多少,老龄化社会有没有到来及其走向;目前总和生育率1.8中,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儿童比例是多少,而生活在困难地区不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儿童比例是多少。前者反映我国人口结构的现状,提醒人们如何直面老龄化社会;后者反映我们人口的前景,我们社会的未来。一言以蔽之,这样的结构性数据,往往比总和数字更有意义,它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人口的质量,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很遗憾,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这方面的分析数据却没有。

当统计局不能给我们提供有关的人口结构数据时,对于人口结构我只能自我分析了,此时的我却无法乐观起来:20年后,如果我儿子结婚生子,我辈已经退休,而我的父辈80多岁,尚在预期寿命内,届时一对小夫妻要负责多少个人的生活?一家如此,全国如此,情何以堪!

再从儿童比例来看。我们周围的人家都生一胎,城市生育率其实是不到1的(不能生育,或者不愿生育的在城市里很多)。但是我们从媒体上也知道,在一些贫穷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那1.8的生育率中,将比例提高的往往是那些越穷越生的人家,而这些人家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投资能力往往又很弱。没有好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整体素质与其他民族相比就会下降,在今后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如何与其他民族进行竞争?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又如何弥合? (邹云翔)

中国青年报 2005年1月6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13亿人口 迟来4年的欣慰与忧虑
新华网:13亿人口日,我们面临新挑战
内地第13亿名公民降生 30年后中国人口达极限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