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生活:黄三角招商人石卫红——从招商到选商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10-10  内容来源: 山东卫视

 

东营市垦利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干部石卫红

 

  齐鲁网10月10日讯 石卫红是东营市垦利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干部,从2002年开始,参与招商工作已经有10个年头。十年招商路,石卫红见证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招商工作从难到易,从招到选的历史变迁。

山东垦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石卫红在会上提问,这几个项目可行不可行,适不适合在开发区搞,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大早,区里就开起了进区项目评估领导小组会。用地指标有限制,每次开会,挑选最集约高效的项目进园区,都是评估会上的一件大事。

山东垦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石卫红介绍,桌子上的都是一些项目单子,一些科研报告,开发区需要抓紧时间来给他们评估一下子,确定他们能不能来这里投资兴业。

手里的项目一大把,“肥肉”还能挑着吃,也是这两年才有的事。最早干招商工作的时候,县里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理念也跟不上,东奔西跑地招了两三年,愣是没什么成果。

山东垦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石卫红介绍,因为那时候垦利知名度非常低,而且基础产业发展的也比较薄弱, 当时只能到企业里面去引导他们来这里投资,出于礼貌,人家来考察考察,考察完就走了。

虽然受了不少挫折,可也带回来大把的经验。要引凤就得先筑巢,随着县里对配套环境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多,愿意到这里落户的企业也多了起来。更大的转机出现在2009年,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黄三角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批个头大,效益高,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开始在开发区里扎下了根。

山东垦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石卫红介绍,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一些传统的,低附加值的项目,开发区都不再引进了,现在主要是引进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生态的一些项目,例如,最近几年引进的一个LED新材料项目,现在好项目是越来越多,传统项目慢慢就被淘汰掉了。

选择的余地大了,可是定起项目来,却得更加谨慎。除了要考虑怎样选出更加绿色高效的工业项目,怎样给后代一个生态环保的生存环境也被纳入了考量。招商门槛不断提高,可是落地的项目却一点也没减少。今年6月份,开发区还成了省里命名的“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山东垦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石卫红介绍,十年前,我自己很烦恼,天天为招商的事情发愁,十年后自己很幸福,天天享受着梧桐栽下凤籽来的喜悦。

 

责任编辑: 鲁楠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