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追溯10多年,相对大多数人来说,手机还是一件奢侈品;现在,手机已经成为老百姓最普通的联系工具。手机从“贵族化”迅速过渡到“平民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大哥大”盛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与其说它那时是一种联系工具,不如说还是身份的象征。但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手机逐渐普及。1996年,GSM网开通,手机日益平民化;2001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大”退场。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6亿大关。手机已经成为老百姓最普通的联系工具。从和远方亲戚朋友沟通靠写信,到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听到看到对方的音容笑貌;从电报淡出普通百姓的视野到短信发送量的突飞猛进;从手机的“贵族化”到“平民化”……30年来普通中国人沟通方式的变迁,足以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
1987年10月,国内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基站在广州开通,拉开了移动通信开始在国内发展、普及的序幕。新华社发
2007年3月28日,拉萨市民卓玛在布达拉宫前用手机给在内地上学的儿子打电话。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