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五年之间,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我们的政府越来越注重社会管理,同时在社会管理上也越来越人性化。
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中国经济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巨大的潜力等待开发。
今年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发布四十周年。尼克松访华之后的40年里,中美合作在不断造福两国人民,地区安全,双方彼此应该更加准确合理看待各自的国情。
调结构关键是调整需求结构,尽快摆脱对投资的过度依赖,特别是要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使需求增长建立在消费主导的基础上,形成消费主导型的需求结构。
从总体上看,2011年的宏观经济基调是“微调”。2012年会延续去年的调整,但是调整的因素会扩大。整体来讲,经济发展的主体或主要动力要发生大的转变。
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更有效的发挥现有的制度渠道,一定要在基层建立起多样而有效的意见表达制度,因为更多的问题发生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我国文化产业,中小企业占了大多数席位,如何让文化创意产业当中的中小企业体现社会和经济的双重价值,首先要从企业经营实际出发不断摸索。
针对当前的货币政策,建议降低准备金率,这是政策宽松的表现,提高利率是政策紧缩的表现,宽松和紧缩相冲击,保持政策方向不发生变化。
表面歌舞升平的房地产市场如果没有一套可持续的、科学的规则支持,那早晚要演变成一堆堆美丽却终将破碎的泡沫,这便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如今的处境。
不能再让文化领域日渐凸显的“赤字”成为中国崛起之路上的“短板”。一个真正的强国,不该只有经济和国力的重量来支撑,文化内涵同样需要厚重深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应该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平等竞争,但从实际上看,这个问题未必真正解决。
我们要做的是统一的测试,不要统一的招生,要把这个体制打破。只有真正彻底的高校自主招生,才可能最终实现一个相对比较均衡、公平的目标。
中日两国的年轻一代,对过去的历史没有任何责任,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就是汲取历史教训,面向未来,把中日关系引向健康发展轨道。
不惑之年的中日关系却似乎处于某种病状,病毒就来自日本右翼的那股邪气,因而中日民间友好交往必须扶正压邪。扶正,就要睦邻有道、做人有德。
我们要做和平友好的工作,同时要宣示我们的底线,我们的底线就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安全放在第一位,核心战略利益不容侵犯,这是不容置疑的。
要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部门的公务人员是关键。改革以后,要有效把握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能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鼓舞精神,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
改革、发展和管理要统一、协调起来,不能简单只提目标和原则,而无法落实。设计精细,组织精细,实施更加精细,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
人才强国战略将对我国未来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
过去五年,社保工作最大的成就是“覆盖城乡居民”。目前,从制度上来讲,“全覆盖”似乎已经不是个问题,但制度运行本身还需要完善。
过去五年,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突飞猛进,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保护,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价值影响力都进一步扩大。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