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倡议中,大熊猫已然成为了最好的文化使者和友谊桥梁。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芬兰时同意选送两只大熊猫到该国开展科研合作。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倡议中,大熊猫已然成为了最好的文化使者和友谊桥梁。2017年5月6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将联合启动一项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活动。中国最具世界标志性的两大生态品牌“大熊猫”和“九寨沟”的首次结合,必将引发空前的关注。
新闻背景:“熊猫中国”编队出航
大熊猫是世界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举世公认的动物名星,专属于中国,深受各国民众的喜爱和追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熊猫逐渐走出国门,成为了世界感知中国和中国感知世界的最好载体。截至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荷兰等13个国家展示有来自中国的大熊猫,无论哪个国家,大熊猫所到之处,均会引发举国关注的盛况,其公众知晓度堪比国家元首。
2013年,中国政府在国家林业局设立正司局级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大熊猫的科研保护、知识普及和文化推广等工作,送往世界各地的大熊猫国际交流事务,也主要由该中心负责实施。其下辖的卧龙神树坪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雅安碧峰峡基地以及卧龙核桃坪基地等是中国大熊猫人工繁育和野化培训的主要阵地,更是社会公众得以近距离与大熊猫互动的核心窗口。
“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倡议的全球化实施,再度使大熊猫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大熊猫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但大熊猫知识的普及和大熊猫文化的推广才刚刚起步。大熊猫来自哪里?为何会从食肉动物变为食草动物?她们怎样求偶?成年大熊猫为何能打败老虎?种种的历史疑问和生物谜团正等待人们去一一解开。
为把大熊猫知识和大熊猫文化向全球普及推广,生动展示“生态中国”良好形象和成就,助力“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倡议的全球化实施,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拟从2017年起,持续开展“大熊猫文化”走向世界暨“熊猫中国”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大熊猫这艘特殊航母的引领,生态中国、文化中国、和平中国、旅游中国等一系列中国形象和符号将编队出航。
在“熊猫中国”的旗帜下,熊猫四川、熊猫陕西、熊猫甘肃以及熊猫成都、熊猫雅安、熊猫绵阳、熊猫阿坝等分组舰队也将次第起航。2017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率先叫响“熊猫成都”牌,决定将成都打造为大熊猫世界休闲度假名城;随后,雅安市决定于今年召开大熊猫高峰论坛;同期,四川省阿坝州委书记刘作明明确表示该州将规划建设“中国大熊猫景观大道”;4月起,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四川省相关部门开始沟通“熊猫四川”主题活动方案。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志忠表示,熊猫文化属于全人类,应当全球共享。我们开展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系列活动,一方面可以展示中国生态保护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另一方面可以让全球的广大民众系统化的了解大熊猫知识和体验大熊猫魅力,再一方面可以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搭建重要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志事件:“熊猫九寨”率先亮相
“熊猫中国”走向世界的宏伟构想催人奋进,可这庞大的编队出航,谁来打头阵呢?是四川、陕西、甘肃?还是成都、雅安、绵阳、阿坝呢?
2017年5月6日,一场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九寨沟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熊猫主题文化全球活动将在成都拉开序幕,加盟这场盛宴的还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和阿坝州最大的旅游企业大九旅集团公司。
这是由中国官方首次主办的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活动,也是中国最具生态代表性的两大顶级品牌“大熊猫”和“九寨沟”的首度联姻,一个以无可争议的国宝身份举世闻名,一个以叹为观止的山水奇观誉满天下。
那么,“大熊猫”和“九寨沟”走到一起是偶然的吗?她们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事实上,九寨沟县早在远古时代就是大熊猫生活的家园。历史记载表明,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九寨沟县及邻近的平武县和文县等地,常常有大熊猫下山进村觅食。
建国以后,国家成立森工林场在九寨沟进行伐木,随着森林面积的锐减,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日益缩小。上世纪70年代末,一位香港记者辗转进入九寨森工林场区,用镜头拍下了这片区域宛若人间仙境的山水画面,并在香港杂志封面上进行发布。该图片在大陆引起轰动,并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
不久以后,由中央多部门和四川省联合组成的考察组奔赴南坪县(今九寨沟县),得出的结论是:山水风光非常美,是世界级生态资源;有大熊猫和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分布,应予以保护;森工林场砍伐已进入核心区,应尽快停伐。
之后,在中央各相关科研院所工作的众多四川籍专家和中科院成都所的多次联名申请和呼吁下,轰隆隆的伐木机具终于在长海停止了前进,该区域也开始正式设立了生态保护机构。如今令人向往的童话世界九寨沟,在当年不过是一片普通的森工区,在即将变成伐木荒坡的关键时刻,艰难而又幸运地保护了下来。
据当年参与九寨沟停伐保护申请的专家回忆:“如果不是香港那个记者拍的图片引发了官方的高度关注,九寨沟的停伐可能遥遥无期。但后来的保护申请也一波三折,迟迟拿不下。我们就在和伐木工人抢时间,最后发挥决定作用的还是大熊猫。因为那些年,大熊猫已经上升为国宝,为中国外交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就在最后一个版本上重点说了这里有大熊猫,一下子就批下来了。如果不是大熊猫,九寨沟森林就砍光了!”
今天的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是九寨沟县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主要保护的对象就是大熊猫和金丝猴。而在九寨沟保护区的旁边,还有一处名叫勿角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题也是大熊猫。
2016年底,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九寨沟县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将在勿角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大熊猫公众展示、野外训化及科普教育等项目,不少于4只大熊猫将在该园区常驻。这意味着,五湖四海的游人从此在九寨沟不仅可以欣赏到世界一流的山水风光,更可以亲自一睹国宝大熊猫的芳颜。
背后文章:“九寨转型”风云滚滚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世界旅游市场需求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观光旅游服务模式迫切需要在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品质化、体验型、国际化的综合旅游必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在此情况下,2017年2月,九寨沟县委、县政府吹响了“观光游”向“体验游”拓展的历史号角。“打造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了县全域发展的总战略,而“熊猫九寨”则成为了九寨全域旅游的主打品牌。
阿坝州委常委、九寨沟县委书记罗智波表示,从发展上讲,我们要从世界观光游目的地向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转变;从品牌上讲,我们要从山水九寨向熊猫九寨延伸;从产业上讲,我们要从过去观光型经济向体验型经济提升。这些转变、延伸和提升,说到底,就是九寨沟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
为什么旅行社乐于推低价团呢?为什么实体饭店不赚钱也接团呢?为什么旅游购物问题年年治,年年复发呢?
“其实根源就在于产业模式上。”九寨沟县委副书记、县长陶钢说,“观光游的好处就是发展快,人很多,收入大,但毛病就在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一锤子买卖,这就像是过去火车站的面馆,味道好坏你都得吃。没有人去弄品质,也没必要弄品质。这种模式下,拼的是谁成本低,谁价格低。所以,只要产业模式一变,游人中多次消费的人增长起来,那你就得拼品质、拼口碑、拼创意。我们就准备按这个思路确定对策。”
怎么干呢?
按照九寨沟县的初步设想,路线图或将这样展开:
——推进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综合体验产品。过去游人都冲着九寨沟景区大门去,拍完照第二天走人。那么,将来,九寨沟景区可以出台针对观光和度假的区分性门票政策,对多次入门的价格进行调整。同时,建设大量体验式服务项目,包括景区项目,引导游人在九寨沟县全境分流,逐步让体验式消费占据主流。如今已投入运行的鲁能集团九寨项目和四川能投九寨云顶项目等就是这盘大棋的试金石和先锋军。
——推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乐宿接待服务。过去的观光接待,基本上只解决了吃住基本功能和有限的娱乐购物服务。今后将引导各景区、各乡镇、各村寨、各宾馆等构建自成一体的体验式接待链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宾馆也要打造成景点,打造成游乐园,打造成度假中心,要有超越食宿的多种服务,让价格战的温床彻底消失,使回头客成为消费的主体。
——推进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等级品牌服务。近年来,国内多个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级度假区出现服务曝光事件,零团费、高额回扣、强买强卖、低劣商品等层出不穷,其中的重要教训就是对经营的管理失控。为什么会失控呢?因为游人包括度假客,来到景区,那么多商家,到底该信任谁,并无把握,我们官方并没有提供这样的识别手段。没有识别手段,游人就会以价格高低作选择,追求品质品质的商家反而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主动创新的积极性。所以,九寨沟要从源头把控,首要的手段,就是实行“九寨”品牌,“熊猫九寨”品牌等的官方管控。比如,凡是使用九寨商标的,必须实行授权和评级,砸牌子的,取消品牌使用权。反之,游人凡在授权品牌消费,由官方进行诚信保障。这样,消费者明明白白的,商家也心知肚明,秩序的维护、竞争的公平、品质的打造等都有了长效的机制。
当然,这套顶层设计的改革远不止于此,诸如交通供给侧改革、文化供给侧改革、人才供给侧改革等,不一一细述。
当然,“熊猫九寨”对九寨沟县的现实意义,更在于改变了九寨沟旅游目的地架构,过去是把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作为主要目的地,而现在,因为大熊猫活体将入驻县城片区的勿角保护区,而使得九寨沟景区的部分客人会选择向县城方向流动。而从西北甘肃、陕西等方向来的游人,会把县城片区也作为另一个目的地。如此,则全域九寨的经络被贯通,个中的价值不言而喻。
让我们关注,5月6日,大熊猫和九寨沟的绝魅携手怎么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