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福制鼓所需的材料讲究,程序复杂。用来做鼓面的牛皮用瓮糟过后脱毛,在用盐腌渍以防腐蚀然后晾干,这样做出的鼓面才能保证柔韧性和音质。鼓身所需的木头是桑木,均从外地购得。之后,经过分解木头、烤干烘干、严腔、粘腔、上皮、紧皮(踩鼓)、钉鼓钉、割鼓沿、刷漆九道工序,一面好鼓才被制成。生牛皮盖到鼓腔上后,必须最大限度地拉紧,才能形成音质很好的鼓面。即先用绳子把用来封鼓的牛皮周边拴住,再把绳子的另一头拴牢在一个用木板做成的底托上。边踩边拉大底托与牛皮距离,整块牛皮便也均匀地被越拉越紧。踩鼓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鼓面的柔韧度,每一面鼓都要踩三遍以上,每一遍五分钟左右。鼓面踩好后,打上鼓钉,再把鼓面晾晒干,一面鼓便制好了。谈起对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宋光福忧心地介绍了当前的情况,“我是村里最年轻的一个制鼓艺人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做这个挣不到钱,没有人愿意做。小儿子今年12岁,也只是在我制鼓的时候看看热闹”。据宋光福说,村中有二百多人,情况最好的时候有一半以上都在制鼓,现在只剩他一家了。目前,宋光福在积极申请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级传承人。齐鲁网记者孙长征 实习记者 马金龙 图片来源:齐鲁网
探访山东滨州制鼓艺人 鼓面上跳出踢踏舞[组图]
发布时间: 2017-03-14 11:21:45 | 来源: 齐鲁网 |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