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16日讯(记者 孙婉露)1月16日,“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重大成果系列发布会——依法治国研究成果专场”在京举行。会议展示、介绍了14项依法治国研究成果,并对包括宪法实施监督、党内法规建设、立法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改革和司法公开、法治文化和法治宣传教育在内的6项成果进行了重点发布。
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做了很多,但老百姓获得感不足?
在政府信息公开领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发布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2015)》,对当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了第三方评估,涵盖了55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93家地市级政府。
从结果来看,各级政府涉及“公开”的规定越来越细化;一些重要领域,如权力清单、财政预决算、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开情况普遍向好;并且各级政府现在都非常注重政策解读,对于老百姓关切的问题和一些热点舆情能及时回应。
但是,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研究员吕艳滨称,政府公开的这些东西和老百姓的需求还存在差距,有些公开的要点看起来非常细,实际还不够,没有操作性。此外,很多机关发布了文件,但这些文件被定为不公开信息,藏在自己的办公桌里,藏在内网里,老百姓找不到,或者几十条、上百条、上千条的信息堆在网站上,公开的效果不佳。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政府觉得做了很多,老百姓觉得获得感不足。”吕艳滨说。
报告建议,各级政府必须要转变观念,要从被动公开转向主动公开,把主动公开做到位,同时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把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
法院信息化突飞猛进:网站平台、流动法庭车实现随时随地立案
作为中国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法院信息化发展突飞猛进。《中国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评估报告》展示了人民法院信息化的成就。
例如,法院通过信息化实现了“网上立案”。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栗燕杰讲到:“以前民事诉讼法有一个‘原告就被告’的管辖地原则,因此,如果一个在北京的原告想去告一个在齐齐哈尔的被告,他可能要坐飞机,再换火车,再换汽车,到齐齐哈尔的一个法院去起诉。现在,有了网上法院,老百姓就可以在网上提交相关的诉讼材料,网上立案。”
在网上立案的基础上,很多地方发展出了线上的诉讼服务中心,一些地方法院还做到了网上的证据交换,当事人的网上质证、网上申诉、网上信访等,对于法官和当事人都是很大的便利。
再比如,现在有了“流动法庭车”,原告、被告可以在车里实现立案、开庭、审判以及签收判决书等。栗燕杰说:“以前的法院审判工作受制于空间的限制,现在再开庭,当事人不用再跑到法庭那里,而是法院的法警、法官开着法庭车到当事人那里,就地开庭。这尤其为很多偏远地区的当事人带来了便利。”
报告称,信息化推动了法院审判能力的现代化,提升了司法执行质效和法院的管理能力,并且司法数据对国家治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传媒法:可借鉴国外经验 但不能脱离中国国情
中国学者对文化传媒法的研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加上这一领域的法律缺失,可以说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规范的文化传媒法体系。
很多人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文化传媒法律领域比较先进,然而,在《文化传媒法治建构研究》中,该报告的作者、社科院法学所国际法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陈根发却认为,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虽然在形式上拥有很多文化传媒方面的法律和案例,但是在文化法和传媒法的理论与实践中,或是强调某一民族文化的普适性,或是鼓吹“多元”“多样性”而忽视了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价值观,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文化传媒法的功能和作用。
报告认为,在构建我国文化传媒法治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但是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在此次成果发布会上,莫纪宏研究员、李忠副研究员和王小梅副研究员还分别对《“总体法治宣传教育观”的理论与实践》《党内法规建设研究》《基本解决执行难评估报告——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为样本》的内容做了报告。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表示,公开发布依法治国的研究成果,不仅是为了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法学研究所过去一年实施创新工程、加强国家法治智库建设取得的最新成果,更是为了通过新闻媒体,让社会各界及时知晓中国法学的新发展,认识依法治国的新实践,了解法治建设的新成就,关注法治改革的新挑战,从而更加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和主动监督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进程,为推进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建设“法治中国”创造有利的法治氛围。
据悉,此次发布的依法治国研究成果,由社科院法治国情调研室和法治战略研究部主导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