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汉学家、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贝德高向李克强赠送了由他编纂的《精选汉拉拉汉词典》。
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似乎与水结缘。“16+1”领导人会晤,从最初的多瑙河畔到去年的太湖之滨,如今又来到波罗的海。似乎巧合、更像隐喻的是:中国哲学讲究“水到渠成”,16+1合作,尤其是中东欧16国对推动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巨大的需求,与中国在装备制造性价比最优的产能以及推动工业化进程的经验对接,从而使得相互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李克强总理曾经援引老子《道德经》中这句话阐述国与国经贸之间的互利合作共赢。因此不难想象,当一位来自中东欧的汉学家告诉中国总理,自己刚刚将《道德经》译成本国语言时,李克强的赞许之情溢于言表。“真不简单啊!这可是很难的一项工作!”总理说。
这一幕发生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国家图书馆内。李克强在这里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后,专门与各国领导人一起会见各国汉学家代表。事实上,在此前的会晤中,16国领导人的发言几乎都提及了人文交流的意愿,并以此作为彼此间合作的亮点和增长极。而中国总理就推进下一步16+1合作提出的四大倡议中,进一步密切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也是其中的一大倡议。鉴于此,此次会晤的地点——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国汉学家参与活动这项特殊安排,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会见中,著名汉学家、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贝德高向李克强赠送了由他编纂的《精选拉汉双语词典》。“这是送给您的一件小礼物。”贝德高说。李克强总理接过礼物后郑重回应道:“双语词典对推动中拉关系发展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你这可不是一件小礼物,而是一件很大很大的礼物。谢谢你!”
在随后李克强与本次会晤东道国拉脱维亚总理和明年会晤主办国匈牙利总理共同会见记者时,专门提及这件事儿:刚才我们一起与各国汉学家见面,我还得到一本拉脱维亚汉学家编写的中拉双语词典。我衷心希望看到,今后能有更多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语言文字沟通交流的作品问世。
“16+1”领导人会晤,按照惯例要进行合影。这张“全家福”,从太湖畔传到了波罗的海边,背后的成果文件也从《苏州纲要》变成了《里加纲要》。而今年里加会晤的独特之处在于,在16+1领导人合影前,新诞生了另一张“全家福”:17国国旗前不仅站着本国领导人,还有一位本国汉学家代表。
而这张“全家福”的重要性说明,驱动16+1更紧密合作,不仅要使经贸合作这只轮子转得更快,人文交流这只轮子同样不可或缺。
本次里加16+1会晤的会标,像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十分耀眼夺目:按照地理位置,分别代表中国和中东欧16国的17个点,用点和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钻石图形。其中最东端的中国,是各条“合作线”的汇聚点,形成钻石顶部。李克强在16+1经贸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手指这只会标大加赞赏。称赞设计“非常富有创意”。他说,这预示着中国与中东欧16国双边和多边紧密相连、合作共进,必将产生钻石般的价值。
此番李克强总理对会标寓意的妙解,事实上也正是此次里加会晤成果的最佳写照:17个点与线连成的这颗熠熠发光的“钻石”,与会议上留下的两张“全家福”相映生辉。编辑:刘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