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保卫萨拉热窝的“瓦尔特”,走了[组图]

发布时间: 2016-05-25 09:06:55  |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郑亮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我有足够的理由去爱中国。如果不是岁数太大了,我都想加入中国国籍。据我所知,中国法律是规定不允许保持双重国籍的,但我又不会放弃塞尔维亚国籍。中国人真的是那么可敬,令人惊叹!”2011年,80多岁的巴塔在贝尔格莱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巴塔先后访问过中国十多次,“每次去中国,我都很开心,感觉就像是回家,那里有个大家庭在等着我”。

在他家里,不大的会客室内一半多的装饰品都来自中国———景泰蓝花瓶、手工绣制的中式桌布、笑眯眯的瓷制弥勒佛……

1979年的上海之行让巴塔一生难忘。当时他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一个电影节,当经过南京路时,整条街道上挤满了欢迎的人,车队根本行进,他的妻子惊呆了,工作人员为了安全再三嘱咐他千万不要摇下车窗、更不要下车。“ 但我知道我要下去,走到他们中间,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热爱我的人。”所以他推开门, 毫不犹豫地走了出去。

说到这里,巴塔停顿了一下,眼神里闪烁着光芒,像是要为孩子宣布谜底的老人,“当我站在街头的一瞬间,整条街道霎时如黎明般安静,而这安静仅维持了几秒钟,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欢呼声,所有人都有节奏地喊着——‘瓦尔特’、‘瓦尔特’ !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巴塔凭借着这些电影红极一时并获奖无数,但这类“漫画式的游击队电影”在南斯拉夫时代其实饱受影评家们的诟病,被认为艺术价值不够高。

“在前南斯拉夫时代,很多电影评论家一味地贬低这类影片的艺术价值。倒是在遥远的中国,人们非常喜欢这些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并对这些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有人测算,在迄今为止的近40年时间里,大约有近百亿人次的中国观众欣赏过这些游击队电影。”巴塔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