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6日讯(记者 杨佳)8169万吨,这是去年中国进口大豆的量。如果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再换一个说法,种植这些大豆需要耕种6.7亿亩土地,中国要保住的耕地底线是18亿亩,也就是说要生产这些大豆需要中国分出三分之一的耕种土地,显然这不现实。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廖西元司长讲,要满足国内大豆消费需求,在发展国内生产的同时,还要靠进口来弥补。
目前中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饲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国內大豆总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从1996年起,中国成为大豆的净进口国,进口量从当年的111万吨持续增加到2015年的8169万吨。
全球大豆贸易中,主要是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是由世界大豆生产贸易决定的,2014年全球大豆种植面积“16.5亿亩”,其中转基因大豆“13.6亿亩”,约占82%。中国进口总量占世界贸易量的70%,但只占世界生产量的30%。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转基因大豆还是在国外消费。
不论外国人吃不吃转基因大豆,最终我们关心的还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安不安全。
廖西元司长说,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涵盖1个国务院条例、5个部门规章的法律法规体系,覆盖转基因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审批和产品强制标识等各环节。他讲,要申请我国进口安全证书,必须满足四个前置条件:一是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允许作为相应用途并投放市场。二是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经过科学试验证明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无害。三是经过我国认定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验机构检测,确认对人类、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不存在风险。四是有相应的用途安全管制措施,批准进口安全证书后,进口与否,进口多少,由市场决定。
在国际上,对转基因安全的评价两种类型:一种是美国模式,他们是针对产品,研究出来的产品,不管是转基因技术还是什么技术,就是对这个产品进行评估。另一种是欧盟模式,他们是对过程评估,只要是使用转基因技术,都对技术过程进行评估。
中国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技术标准和程序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说。他介绍,国家要求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实验室研究、田间、小规模的中间试验、大规模的“环境释放”、生产性实验,五个阶段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
以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转抗虫基因水稻为例,安全性评价长达11年之久,包括一系列的环境、生态,还有食品安全评测。其中除了国际通行的标准以外,还增加了大鼠三代繁殖试验和水稻重金属含量分析等指标。
吴孔明从表示,转基因是一项中性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产品才能上市,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它的安全性和传统的食品是等同的。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公众对它安全性的认识可能还需要有一个科学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但现在大家能做的是科学的看待它,做到不信谣、不参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