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彝族铃铛舞列入“课间操”民族文化传承后继有人[组图]

发布时间: 2015-06-23 17:20:2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郑亮  |  责任编辑: 郑亮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2011年以来,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板底小学和板底中学,正式将当地彝族铃铛舞列入学生“大课间操”中,让全校7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在跳舞的同时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让彝族文化得以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中国网图片库 杨文斌摄影

彝族“铃铛舞”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蹈蕴含着厚重的彝族文化,既具有独特的舞蹈艺术价值,又具有历史、伦理、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彝族铃铛舞,亦称“跳脚”,彝语称“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此舞在贵州赫章县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保留着完整形态,尤其以赫章珠市乡最为典型。

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 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而现在由于观念更新,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

原始的彝族“铃铛舞”,铃铛舞表现形式雄浑悲壮、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控制节奏的铃声, 它以协调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有时嘈嘈如急雨,撼人魂魄。有时切切如私语,动人心扉。一个连一个的高难动作,翩若惊鸿,舞如蛟龙。把战场上勇猛威武、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由于观念更新,彝家女子的加入,使舞蹈更加绚丽多彩,唯独不变的是古朴雄浑的风格,是大气磅礴的感染力。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

彝族“铃铛舞”不仅是一个民族民间舞蹈,更是一幅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彝族民间歌舞虽博大精深,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铃铛舞也受到了时代的冲击,面临逐渐淡化消隐的濒危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也产生变化,从单一的丧礼舞蹈演绎出来,“铃铛舞”的内容主要表现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彝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翻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斗豺狼虎豹,然后男耕女作,生息繁衍的大迁徙的壮阔画面。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到今天,彝族铃铛舞历经2800余年而不衰。

贵州省赫章县文化局局长吴桂红认为,铃铛舞蕴含着厚重的彝族文化,既具有独特的舞蹈艺术价值,又具有历史、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铃铛舞作为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它能起到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心灵境界的积极作用,值得传承和发展。

图片描述:彝族“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1   2   3   4   5   下一页  


 
标题图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