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敬老文化论坛”在京闭幕。图为全国老龄办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庞涛主持会议。 中国网记者 李佳摄影
11月19日下午,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敬老文化论坛”在京闭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传承中华美德,创新敬老文化”。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和老龄工作者就我国敬老文化的历史源流、敬老文化的地位作用、敬老文化的机遇挑战、敬老文化的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与会者一致认为,敬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保障,传承和弘扬敬老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坛就孝道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是所有修德教化的根源,是中华民族延绵不衰的基础;敬老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敬老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保障,达成了三点共识。
论坛通过了《北京宣言》,发出四点倡议:
一是敬老文化要始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公德的建立有赖于家庭私德的培育。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家庭中进行感恩教育,树立忠厚家风。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到感恩集体、感恩社会。从培养人们对父母和亲人的理解和关心,进而培养对他人和社会普遍的友善和关怀。
二是敬老文化要成为全体公民的行为规范。学校是敬老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把敬老文化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敬老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园、中小学抓起,帮助儿童、青少年从小树立敬老意识,养成敬老习惯,使敬老之风世代相传。要把尊老敬老列为评估公民道德诚信的重要指标,作为升学、择业、晋职、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是敬老文化要传承弘扬。尊老敬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把敬老文化纳入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范畴,增强人们践行敬老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的社会责任感。要通过教育引导建立敬老共识,通过舆论宣传形成敬老风尚,通过表彰典型树立敬老典范,通过政策法规完善制度保障。
四是敬老文化要与时俱进。各级政府要把敬老文化列为文化建设和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敬老文化实践创新。社会组织和志愿团体要创新开展爱老助老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和生活帮助。企业要创新发展富有敬老内涵的老龄产业,帮助老年人实现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强调,理念是规范的基础,践行才是理想实现的保证。只要全社会统一认识,积极实践,实现个人自我完善、家庭幸福美满、社会和谐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发展之路会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