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旗装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服装以多重滚边和刺绣为主,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中国网图片库 孙继虎
旗袍,作为世界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中国传统服装,“是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服饰的代表作之一,是“最为当今世人所认可和推崇的中国服饰之代表”,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为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旗袍的样式起源,在民间一般认为改良于清代旗女之袍,而实际上在学术界争论很多。
近代上海开埠后,上海社会风俗发生了深刻变化。来自欧美的异域风俗开始影响上海人的生活;传统风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带有各自地域特色的民风,催化产生了近代都市生活方式的形成。在穿着方面,旗袍的变化就是这一特征的具体表现。旗袍是近代上海都市妇女形象招牌,它脱胎于旗女之袍,原是满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日常服饰,建立清政权后广布全国。在清末至民国年间,满族旗女穿的旗袍样式仍十分保守。
从1920年代开始,旗袍在上海妇女中普及,但仍保持旗女之袍的特色,经过1930年、1940年代的不断改良,旗袍在传统基础上广泛吸取西式裁剪特色,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服装,其特征开始慢慢稳定下来,并逐渐影响各地,终于成为识别性很强的女装。旗袍几经变化,不仅彻底摆脱了老样式,而且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束胸裹臂的旧习,尽显女性体态和曲线之美,既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又无形中为女性解放树立了一种标记,成为时尚领域卓尔不群的一道风景,形成洋洋大观的旗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