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在京成立

发布时间: 2016-01-12 10:41:1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郑海滨  |  责任编辑: 郑海滨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中国网1月12日讯  11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在京正式成立。民政部部长宫蒲光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詹成付局长宣读了民政部关于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成立登记的批复。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院长王治坤介绍,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是从事社会救助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研究并为之提供政策储备、方案设计和咨询建议的社会组织;同时致力于搭建社会救助领域中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衔接的桥梁,致力开展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为社会救助领域储备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宫蒲光在致辞中表示,民政部作为主管社会救助的职能和综合协调部门,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了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来,社会救助事业步入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发展轨道。《办法》第一次以综合性行政法规形式确定了“8+1”制度框架,构建了分工负责、相互衔接、协调实施,政府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随着《办法》的深入实施,民政部门联合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等部门,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健全管理机制,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511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665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9%。全国平均城市低保标准为月人均439元,农村为年人均3065元(255/月),城市、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为298元和139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对象519万人,其中在敬老院集中供养163万人,集中供养率为31.5%;全国平均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为年人均5883元和4388元。到去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实施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分别达到4550万人次和443万户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宫蒲光指出,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也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尤其在城乡统筹、制度衔接、顶层设计等方面的政策研究还需要大力加强。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助于增强我国社会救助专业性研究力量,有助于挖掘社会救助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深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对推动各项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会大有裨益。他希望研究院能够建设成为中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重要智库、打造成为社会救助领域交流合作的平台、创办成为凝聚和培育社会救助专业人才队伍的摇篮,为中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民政部人事司、社会救助司、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中心等有关部门,社会救助研究院理事、智库成员,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基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国际和社会组织代表出席成立大会。(记者 郑海滨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