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遭重摔女童已宣布死亡 嫌犯疑处假释期[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7-26  发表评论>>

北京:遭重摔女童确诊脑死亡 嫌犯疑处假释期[组图]

    7月23日晚8点50分左右,一名推着孩子的母亲在大兴区科技路公交车站旁和一辆轿车内的两名男子发生冲突。双方在口角之后,车上的两名男子下车殴打了该女子,更为残忍的是,其中一人竟然还将童车里的孩子举过头顶,重摔在地。在天坛医院4层综合ICU病房内,一名2岁半女婴一直没有从抢救室内出来。图为综合ICU门口。 摄影:赵思衡/CFP

 

 □专家说法

    犯罪心理累加引发手段残忍

    因停车口角将孩童摔在地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造成了如此残忍的行为?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分析、心理测试技术专家武伯欣表示,这是其独特的经历造成的各种犯罪心理的累加,不是单一的口角因素造成的。

    据了解,1974年出生的韩某,曾因为犯盗窃罪,且因数额巨大被判无期,后来改为17年,去年刑满释放。

    武伯欣表示,有的人在监狱里面能改造好,但有的人不但本身没有改造好,反而增加了一些原来没有的东西,比如残忍的性格。再加上可能受到不良狱友的影响,会变得比之前问题更大。此外,如果对他的判刑起初比较重,后来又减刑,对他的心理影响也会比较大,心理上会有一种“莫逆的审判”,对自己的刑罚认识不正确。此外,在其出狱后,可能会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比如有可能遭到周围人的白眼,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等。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会造成他对社会的不满。在碰到口角这种小事时,这种不满就宣泄出来,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他的这种残忍行为,并不是口角单一的因素,而是因为其被招惹后,犯罪心理的累加作用造成的。

    武伯欣表示,社会应该从这件事上反思判刑和监狱生活对他产生的心理影响。

    □人物

    年少犯重罪出狱就作恶

    嫌疑人韩某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下,有着怎样的人生履历,个性怎样?昨天,记者前往其出生并成长的地方探访。

    租户称韩某家人和气

    昨晚6点,记者来到丰台区三角地46栋,这里是原航天某厂的宿舍楼。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韩某1974年出生,小时候曾住在这里。附近居民介绍,韩某的父亲为某航天厂的木工。1988年该栋楼建成后,韩某随其父亲入住这里。

    记者随后前往韩某曾居住的家,一名中年妇女开门外出。她确认了房东确实是韩某的父亲,“我在这里租住了七八年,和房东一直没什么交往”。在她印象中,房东一家人都很不错,挺和气的,从来不刁难房客。

    小时候不怎么着家

    “孩子挺聪明的,见着我就叫大伯”,邻居贾大爷至今还记得那个曾经十几岁的韩某。贾大爷和韩某的父亲是同事,所以两家认得。贾大爷回忆,有一次过年的时候,他看到韩某和另外一个孩子在邻居家门前放鞭炮,“小孩挺聪明的,就是太淘气,见到我来了,两个孩子才不敢放了”。

    住在3楼的韩大爷也记得当时的韩磊,“他经常和同住在这楼的几个孩子一起玩,每天都不怎么着家”。

    十几年前被判无期

    贾大爷称,十几年前的一天晚上,十几个刑警进入他们楼道,“直接就上了6楼把韩某带走了,再后来我就再也没见到过他”。

    对于韩某当时被警察带走,不少老住户都有所耳闻。韩大爷回忆,“当时很吵,很多人上楼下楼,第二天就听说他被抓走了,具体什么原因并不清楚”。

    贾大爷告诉记者,韩某被判刑后一两年,韩某的父亲也离开了航天厂下海经商,“听说赚了不少钱,在别处买了房子,自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据了解,韩某1996年因盗窃罪数额巨大被判无期,去年10月被释放。在警方将韩某拘捕后的调查期间,韩某存在抵触情绪。

    邻居们得知韩某摔幼童的事后感慨,“没想到刚出来就干出这么恶劣的事”。

    □网友评论

    @不开心和暴躁症:我很想知道,在频繁发生伤害幼童事件后,这一个个“个案”结合成一串“个案”,社会、我们包括制定规则的人该怎样更好地保护这些不能够保护自己的宝宝。

    @黄广明EVER:看到这则消息十分心痛,小女孩还没来得及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丽就遭此厄运,虽然我不能为你做些什么,但是点亮一颗真心在远方为你祝福,希望你能渡过难关,从此幸福快乐,加油!!!

    @林之淼:孩子,加油,这个世界不全是坏人,还有很多精彩你没看到,加油。

    @倩倩倩情:生命诚可贵,就算你跟别人结下多大的仇恨,但两岁的孩童是无辜的,你如何能下得了这么重的手啊,祝愿两岁的孩童能尽快康复!

    □链接

    心脏死亡为现行法律下死亡标准

    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多个场合表示,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死亡标准是心脏死亡。据了解,全世界已有近90个国家承认脑死亡为死亡鉴定标准。我国于2003年发表了中国脑死亡判断标准和建议判定死亡的程序。

    “脑死亡太复杂了,我可以说我们医生中90%以上的人不知道脑死亡是怎么回事”,黄洁夫坦言,受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影响,在我国广泛推广脑死亡标准的时机还不成熟,医学界也需要一段时间去建立脑死亡判定的专业队伍。因此,目前在法制管理层面仍以心脏死亡为统一标准,即“中国心脏死亡器官分类标准(DCD)”。

    京华时报记者龚棉 梅天一 周鑫 袁国礼 李秋萌实习记者张瑞波潘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责任编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