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成果,呼和浩特打造“中国乳都”

中国网 | 时间: 2010-05-17  | 文章来源: 内蒙古日报

    从2000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正式实施“奶业兴市”战略,到2005年,短短五年的时间,成功培育出伊利、蒙牛两大中国乳品加工领军企业,创造了奶牛头数、鲜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和牛奶加工能力四项全国第一。2005年8月呼和浩特市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乳业之都”桂冠。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乳业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阶段呼和浩特市主要取得了五大成果:

  1、形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建成了10万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基地旗县4个,呼和浩特市养殖奶牛的农户达到11万户,其中10头以上规模的农户有4万户。

  2、创建了奶业发展的新模式。从1998年开始,伊利集团开始建设挤奶站,在全国首创“分户饲养、集中挤奶、定期核算、按时付款”的模式。使奶牛的饲养过程从分散饲养逐步向养殖小区、养殖牧场、养殖园区过渡,集中程度和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3、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伊利、蒙牛两个上市公司在5年内的发展中创造了许多奇迹,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奶源基地的建设同样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

  4、走出了一条新型产业化之路。种植业围绕养牛业进行调整,奶牛吃什么就种什么,使饲草料生产也形成了产业。饲料、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良种奶牛扩繁场、收奶、运输等专业化服务体系迅速形成,奶业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有序运行。  

    5、成功打造了“中国乳都”。继2000年实施“奶业兴市”发展战略后,呼和浩特市又于2001年提出打造“中国乳都”。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伊利、蒙牛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采用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建设世界一流的工业园区,生产出让所有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养殖基地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性控精液等新技术,加快了改良的步伐,提高了改良的质量;通过推广全混日粮等模式化饲养,实施“吨奶工程”,提高了饲养技术和水平;采用生产性能测定,建立奶牛档案,提高了奶牛的管理档次;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扩大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奶牛饲料的营养比例;采用从村级到市级的冷链建设和防控体系建设,使奶牛疫病的预防密度达到100%;采用建设奶牛小区、牧场园区,扩大养殖规模,实现了“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挤奶、统一管理”的五统一;采用实施学生奶计划工程,增加市民消费,据抽样调查当时我市人均消费液态奶27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王未未)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