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
中国网 | 时间: 2011-12-27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中国网:从09到现在,我们在医改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也让我们老百姓深刻感受到了,包括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还有基本药物制度,都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似乎还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比如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顽疾好像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李玲:没错,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简单地说我们国家在改革的过程中,其实医疗卫生的政策都是配套当时国家经济改革的,比如当时职工医保是因为国有企业转制改革,为了解决企业破产下岗人员的问题,当时没有建立制度,卫生政策要给经济政策让路,同时我们又简单把经济政策应用到了卫生领域,认为医生捧着金饭碗,干吗还向国家要钱,自己挣钱去吧。 中国网:市场运营。 李玲:没错,以药补医,耗材、器材都是补偿的政策,因为国家补偿不足,让他们自己去挣钱,在这条路上他们其实就已经偏离了惠民的基本原则,而且这么多年,偏离的还比较远,所以一下扭过来需要比较好的制度设计。简单地说,现在医院,特别是大城市的医院已经在自己挣钱、自我发展的路上走的挺顺畅,我们现在要恢复公益性,要让老百姓享受到安全的、可靠的、有效的、价廉的医疗服务,就是让它走一条新轨道,怎么把这条新轨道建起来,把他们从旧轨道上扭转过来,就是难点所在。所以李克强副总理这篇文章说我们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说得非常到位,我们知道目标是什么,但是这个新轨道怎么走,就需要探索,我觉得这几年办的试点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我跟美国方面专家交流比较多,也一直很关注美国医改,对比以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优势在哪。 像奥巴马医改方案通过以后,其实仅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立法后,路就铺好了,但缺乏灵活性,而我们是由国务院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各地可以试点,在试点过程中,当然会耗费掉很多成本,有些试点甚至不知道路往何方,但中国幅员如此广阔,在不断试点过程中,慢慢的,路就走出来了。比较典型的是陕西的神木、子长,北京东城区的社区,上海的闵行区,厦门的信息化,但我个人认为做得最好的,还是安徽的综合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