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信箱    

 
 

 

德国,魏玛和德骚的鲍豪斯建筑地点

 

    德国,魏玛和德骚的鲍豪斯建筑地点,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1919至1933年间,鲍豪斯学院先后在威玛和德骚成立,学院由当时的校长修建,兴建了一些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它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改革了建筑和美学观念,引发了建筑新潮流并对欧美20世纪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玛是德国东部的一座城市,1999年由欧洲共同体定为"欧洲文化首都"。它是近代德国古典文学圣地,城镇周围有很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公共或私人建筑和公园,表明古典时期的魏玛具有繁荣的文化。鲍豪斯(Bauhaus)是1919年由一位名叫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的艺术家创建的建筑学校。它由魏玛艺术学院和魏玛美术与工艺学校联合创建,这所新学校里的学生要接受艺术家和手艺精湛的工匠的双重训练。这些艺术家能够将精工细做的实践经验和创造性的想象力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一种新的功能设计的意识。

    1919到1933年间,鲍豪斯学派在魏玛兴起, 1919年,德国国民议会在这里通过宪法,建立魏玛共和国。二战时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得到修复,城内主要建筑有雅各布教学,魏玛市场,城堡、贝尔维德莱宫、歌德故居、席勒路魏玛观景公园、莫扎特纪念牌等。这使得魏玛今天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 

    1925-1926年鲍豪斯研究所迁到德骚的一幢由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带有激进主义色彩的现代建筑物当中,这个复杂建筑的主体由钢架和玻璃建成,它被认为是建筑上的一个奇迹。从而新的鲍豪斯学派艺术学院于1926年12月4号正式建成。后来在德骚逐渐发展起来,在德骚建造了鲍豪斯建筑,它对继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和美学的理念和实践提出了革命性的改进。当时政府从魏玛迁到德骚给鲍豪斯的创造工作提供了最佳的机会,那就是由他们自己设计新居,以显示和验证自己的建筑构想。所建的大楼分为3个部分:带有著名的玻璃门面的工作室侧翼、技术学院大道和带有悬空阳台的绘画工作楼。这些楼由廊桥连接,廊桥的下边原来是路,现在是行人区。还有一个带餐厅、舞台和大厅的中心楼。在德骚,对现代艺术、工业艺术和建筑的研究正在逐渐回归生活。建筑的设计和装饰掀起了一场逐渐形成20世纪建筑新风格的现代化运动。这栋鲍豪斯大楼至今还是为德骚鲍豪斯基金会的客人提供食宿的地点。这个基金会的任务是保存鲍豪斯的历史遗产并向普通民众开放。

    和鲍豪斯大楼在一起的还有一处小的房地产公司,它包括为主人设计的3个半独立的房子和为主人设计的一个独立的房子.主任人的房子和房地产公司的一部分在战争中被毁,1994 年恢复,现在由库特维尔中心使用。

    这项文化遗产还包括鲍豪斯在魏玛的居住地、学校和邻近的办公楼,以及1923年为第一次鲍豪斯展览而在霍伦建造的大楼。

    二战期间纳粹政府下令关闭了鲍豪斯建筑学校。学校被迫关闭,随后原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移民美国。1937年一所鲍豪斯学校在芝加哥建成,鲍豪斯在艺术教育和建筑学的思想对整个美国有很强的影响并名扬世界。鲍豪斯在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1919至1933年间,鲍豪斯学院先后在威玛和德骚成立,学院由当时的校长修建,兴建了一些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它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改革了建筑和美学观念,引发了建筑新潮流并对欧美20世纪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北京大学 晁华山)

    中国网2003年9月

魏玛国家剧院

魏玛鲍豪斯大学墙壁浮雕

德骚大学建筑物内景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