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质量报告》:陈化粮做“鲜”米粉

人常说酒是陈的香,而大米要是陈了,不但不香,反而有毒,连喂鸡、喂猪都不好,奇怪的是在贵阳一些较大的粮食市场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陈粮,这些陈粮买的还不错,这些陈粮烂谷怎么这么畅销,买了它,又能做什么哪?

陈年大米翻新上市

在贵阳市的大多数大米市场上,一般大米的价格在每斤1块1左右,然而在贵阳市甘荫塘市场里不少大米只卖8毛钱左右一斤,比市场平均价低了近30%。

【同期】

记者:这米多少钱一斤?

商贩:7毛7

目前各地的粮食价格看涨,为什么这家市场的大米价格不但不涨,反而比市场平均价格还低了不少呢?

甘荫塘市场是贵阳市最大的粮食市场之一,在市场东南角有一个巨型仓库,里面堆满了成袋的稻谷,这里的工人告诉我们这些谷子都是很长时间的陈谷子了。

【同期】

记者:这个能看出来是老谷子吗?

工人:能看出来。

记者:这个有几年了?

工人:起码得有7、8年了,9、10年了。

记者:起码得有7、8年了?

工人:应该是,这米都黄了。

记者:这米打出来应该有黄(曲霉素)了吧?

工人:应该黄,打出来应该含黄(曲霉素)了。

记者:这里有多少?

工人:最起码有几十吨,一个车皮。

记者;一个车皮?

工人;对。

这些陈化稻谷散发着刺鼻的霉味。工人告诉我们像这样的谷子在他们的市场里还有很多,这些谷子在这里就能就地处理。在距离这个仓库几十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大型打米厂,打米厂的工人们说,他们加工的都是旁边仓库里拉来的陈谷子。

【同期】

记者:这是新谷子吧?

老板:不是,不是,旧的,甘荫塘那个(陈化的)稻谷,前几天被人全部订完了。

记者:已经卖出去了,已经订了。

这就是用陈化稻谷加工出来的大米,专家指出,陈化米中的黄曲霉菌代谢会产生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一种剧毒物质。黄曲霉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而且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这正是国家不允许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的主要原因。

工人告诉记者,由于陈化米颜色发黄,外观上与新大米的差别十分明显,因此他们这里的陈化米都要拉到别的小打米厂里经过加工才能往外卖。

记者几经辗转在一个粮食市场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家小型的打米厂。这里的老板告诉我们虽然是打米厂,但是他们这里从来就不打谷子,而是专门加工从附近仓库里拉来的陈化米。

加工的过程很简单,就是给用抛光机给陈化米“抛光”。

老板告诉我们,抛光只是为了使陈化米由黄色变成正常大米的颜色。

【同期】

记者:(陈化米)抛完光效果怎么样?

老板:效果好。

记者:这个加工完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吧?

老板:对,看不出来。

这些经过了抛光的陈年老米,摇身一变就成了颜色白净的新米,被装进了准备好的编织袋中。记者注意到,这些袋子上标称的生产地址是湖北某地,这里的工人讲,为了不被别人发现,陈化米在包装袋上也做了文章。

【同期】

工人:想写哪里就写哪里。

记者:想写哪都行,是吧,这市场上的米是不是多数都随便写?

工人:你想写哪里就写哪里。

记者:不一定是真的?

工人:都不是真的,全部不是真的。

在这家打谷厂所在的市场里,陈化米被包装一新后就地出售。记者注意到经过精心包装的陈化米,在这家大米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比正常米价每斤低了2毛多钱。据经销者介绍,正是由于价格低,这些加工好的陈化米卖得非常好。记者就遇到了一位前来买米的人,他一次就买了两千斤这种低价的大米。

记者跟踪这辆前来买米的车七拐八拐,车子最后开进了贵阳恒丰公司的大院里。只见几名工人一会工夫就把米搬进了屋子,记者一打听原来这里是贵阳恒丰公司的食堂,这些经过了抛光处理的陈化米就堂而皇之的成了员工们的盘中餐。公司的员工告诉我们这种大米不太好吃。

【同期】

记者:这米吃着怎么样?

工人:不好吃。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部分陈化米经过简单翻新后被当作新米出售。而另外一部分陈化米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就在贵阳的一些粮食市场里公开出售。

在贵阳市甘荫塘、五里冲等几家粮食市场里卖的陈化米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

【同期】

老板:这都是很长时间的了,这里都是陈米。

记者:这米都陈了,是吧?

记者:这是哪里的米呀?

老板:江西的。

记者:(米)一般都是哪里的?

老板:湖南、湖北的,还有安徽、江西的。

可口米粉暗藏杀机

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陈化米又是准备卖给谁的呢?记者在甘荫塘市场上走访时,一些经销商告诉我们,这些廉价的陈化米都被贵阳市的一些米粉厂买走了,而且有的米粉厂只买这种陈化米。

【同期】

老板:新米他们都说不好,普遍的新米不出粮。

根据陈化粮经销商提供的线索,记者随即走访了贵阳市的近十家米粉厂。在贵阳市解放路上的这家米粉厂,做米粉的米就泡在大池子里,记者注意到,池子里的米颜色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是颜色白净的新米,而其余颜色明显发黄的则是陈化米。

【同期】

记者:这颜色怎么这么明显不一样呢?

工人:不一样。

记者:为什么不一样?

工人;有的加的是新米,有的没有加新米。

记者:米不一样?

工人:对。

而在附近的这家米粉厂这位姓陈的老板则坦然告诉记者,他这里根本就没有新米,用的都是时间很长的陈化米。

米粉的加工工艺很简单,就是把大米打碎后直接用机器压成面条的形状。在加工车间里,记者注意到,加工米粉的陈化米又黑又黄,可是加工出来的米粉却又白又亮。这是怎么回事呢?

【同期】

记者:颜色的问题可以解决吗?

老板:颜色的问题简单的很。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这位老板告诉我们只要添加一种化工原料,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让又黑又黄的陈化米做出又白又亮的米粉。

【同期】

老板:是一种化工原料。

记者:哦,是一种化工原料?

老板:哪里都有卖的。

记者;哪里都有卖的。

老板;是化工原料,也是食物用品。

记者:到底是化工原料还是食物用品?

老板:是化工原料,但是放在这里面不会药倒人。

这种化工原料究竟是什么呢?

经过了几天的观察,记者发现,工人们在加工米粉时,每次都要把这个水桶里的白色液体加入米浆当中。这种液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老板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们使用的化工原料,他还说这种原料原本不是液体而是固体,随后一名工人从屋子里拿出了几块白色的东西,扔进桶里溶解。

【同期】

记者:这是什么东西?

老板:雕白块。

记者:这就是雕白块是吧?

老板:对,哪家都要用,做米粉的都要用。

老板:都用这个,不用不行,不用不白,我跟你说实话。

在记者调查的近十家米粉加工厂中,有7家在用陈化粮做米粉的过程中使用了雕白块。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在贵阳市,用陈化大米加工米粉的厂家使用的不仅仅是吊白块,在这位唐老板的米粉厂里记者就发现,这里生产米粉还要加别的东西,但是老板说,加的这种东西威力巨大,不能放太多。

【同期】

老板;加多了不行。

记者:50斤大米就放这么多。

老板:对。

记者:这是干什么的?

老板:这是增加筋性的。

为了了解这种化工原料到底是什么,记者跟踪这位老板来到了他购买这种原料的地方。然而化工店老板也不肯吐露详情,他只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危险、有毒的工业用品。

【同期】

老板:这个放一点点就够了。

顾客:这个在米粉里大概加多少?

老板:你只放这么一点,米粉翻来翻去都不会断,但是这个是工业上用的,你千万不要放多。

记者把这些白色的粉末送到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经专家鉴定,这种所谓的粘性剂是一种砷化合物。

然而就是这种以陈化米为主要原料,添加了雕白块,砷化合物等有毒的化工原料的米粉,在贵阳的一些市场上十分畅销。在澎家湾市场,仅这一家店每天就能卖出米粉200斤以上。

【同期】

记者:这米粉卖的怎么样?

老板:一天200多斤300斤。

记者:不加(雕白块)的发黄发黑是吧?

老板:对,发黄发黑,黄的黑的没有人要。

记者:都愿意要白的(加了雕白块的),是吧?

老板:你拿好的(发黄的)给他,他说你这个不好,你拿不好的(发白的)给他,他说你这个好得很。

权威访谈

主持人:把新米和陈化米放到一起是很容易区别的,但假如都把他们做成米粉就很难区分了。今天,我们就请到了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验研究所的仲维科先生,您好。

专家:你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陈化米是有毒的,他们做米粉的时候又加入有毒物质雕白块,这就等于是毒上加毒.如果长期吃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专家:是的。陈化米本来就不能用于食用,再加上雕白块可以说是毒上加毒。陈化米主要是含有一些致癌的黄曲霉毒素,雕白块本身也是一种致癌物质,这样加到一块,如果人长期食用就会大大增加患癌症的比例。

主持人:陈米有很多种,那什么样的陈米就不能吃?

专家:像片子中看到这样的,发了霉的,放了七、八年这样的大米肯定是不能食用的。其实,我们国家对储备粮有严格的规定。我们国家规定,每年至少要淘汰三分之一以上的储备粮,即使这样的储备粮在出库之前,也要经过质量检验部门严格的检验,只有那些符合标准的,没有变霉的粮食才能够用于食用。

主持人:它们做成米粉是很难区分的,那我们买米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专家:主要是闻一下米的味道,如果我们闻一下有霉味的话,那这米是肯定是不能食用的。有一些商贩为了掩盖掉这股霉味,加了一些其他的香精,如果我们闻到有其他香味的话,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主持人:刚才片子里我们看到有些商贩把这些米抛光了,这还能看出来吗?

专家:这主要是加了些矿物油。这时候我们最好用手摸一下,如果有粘粘的感觉,这种米很可能就是加了些矿物油,像这样的大米我们是绝对不能买的。

主持人:好。谢谢您来到演播室。刚才我们在片子里看到这些厂家是想尽招数让变黄变黑的大米变白,让米粉变白,但是他们的良心是越变越黑了,不过黑了心的人走哪也别忘了这么一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对河南西华县的一些葡萄酒厂生产假葡萄酒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节目播出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了一个专项治理小组,对片子中涉及的企业进行了查处,同时还查获了假葡萄酒2500件,还有包装物和标签等9600个。在这里,我们希望观众朋友继续通过手机短信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中央电视台2003年12月8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