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徐光春: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24 日 |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2月21日下午,省委中心组举行今年第一次集体学习,传达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主要精神,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学习。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主持学习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领会新精神、明确新要求,分析新形势、抓住新机遇,确立新思路、推动新实践,把握新特点、采取新举措,总结新经验、提供新保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紧密结合河南实际,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成玉传达了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主要精神并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陈全国、李志斌、刘新民、赵江涛作中心发言。

李清林、陈全国、王全书、孔玉芳、李柏拴、李克、祁正祥、李新民、曹维新、刘春良、张世军、李志斌、夏清成、李中央、吴全智、贾连朝、王菊梅、史济春、刘新民、张大卫、郭国三、张涛、张汉英、陈义初、毛增华、曹策问、刘其文、赵江涛、王尚宇等省领导参加集体学习。

徐光春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阐述了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他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命题和党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进行了深刻论述,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通篇贯穿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贯穿着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线,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从一个重要的方面,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课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献。

徐光春指出,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发展的工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靠正确思想来指导,要靠科学规划来引导,要靠生产发展来主导,要靠科学文化来教导,要靠坚强班子来领导,还要靠严格监管来督导。使命十分光荣,任务十分重大,工作十分艰巨,既要高度重视,积极工作,又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针对河南如何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徐光春强调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领会新精神、明确新要求。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新的20字工作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领会这一方针的新精神,明确这一方针的新要求。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要求,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支柱,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条件,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这五条要求,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党对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具有“全、深、新、实、特、联”六大特点。“全”就是全面系统;“深”就是深刻精辟;“新”就是新视角、新内涵;“实”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特”就是有时代特征,有中国特色;“联”就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这五条要求,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思路、总部署、总目标、总要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针、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我们要深刻理解,正确把握。

二要分析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河南面临大好形势,也面临着大好机遇。

一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为我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十大方略之首,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从建设资金、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这是今后若干年经济工作一个很大的动作。抓住用好这一机遇,将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国家启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注入新动力。国家抓紧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指导意见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有利于我们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三是河南经济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新条件。2005年河南经济社会在若干重要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要确立新思路、推动新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与过去的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不同,必须确立新的思路,推动新的实践。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体制,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一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农村所有问题的关键,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农村经济繁荣。

二要抓住增收这个关键环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必须积极探索新的路子,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具体地说,农民增收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一是出去挣,二是在家赚,三是国家给。出去挣——外出务工经商,在家赚——发展农业、办厂开店,国家给——给政策、给补助。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去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三要建立和谐这个必要保障。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推进的必要保障。当前我省农村的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搞好以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广大农民、帮扶弱势群体、和睦乡村邻里、密切干群关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农村建设。

四要把握求实这个重要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得实惠。要坚持分别情况、分类指导、分项落实、分步推进。要尊重农民意愿,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四要把握新特点、采取新举措。现在,农村工作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新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和方法发展农业,推进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

二要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特别是交通、水利、教育和卫生事业,是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落后状况的治本之策。要继续为农民做好十件实事,不断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

三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发展劳务经济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实现形式,能够转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要继续两手抓,一手抓壮大县域经济,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一手抓劳务经济,组织到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务工经商。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把更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城市文明带回到家乡,投入新农村建设。

四要把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推进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农村金融、土地征用、流通体制等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要把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通过义务教育、专业培训等途径,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塑造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六要把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重要体现。要搞好农村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基层“创安”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五要总结新经验、提供新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必须适应党在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围绕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有一个好的创业氛围,有一个好的扶持政策的“五个一”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六要培养新作风、树立新形象。建设新农村,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有新思维、新作风、新办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事关新农村建设全局的若干重要关系,一是长远与紧迫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建设新农村又是紧迫的工作,更不能等待观望。二是重大与具体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任务重大、责任重大;建设新农村又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很具体、很实在。三是希望与现实的关系。中央对建设新农村要求很高,老百姓对建设新农村期望很大;现实情况与中央要求、与老百姓期望差距还不小。四是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农民、村镇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党委、政府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五是重点与全面的关系。建设新农村要重点突破;建设新农村又要全面推进。六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领导干部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带领者;农民群众既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力量,又是建设新农村的直接受益者。要提高认识,科学施策,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树立形象。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开创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真正把这件顺乎时势、合乎民意的大事办实、办好。

徐光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学习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断提高认识,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徐光春还就河南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