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培养和使用干部应把握“四个环节” 于海曦  
 

能不能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一支讲政治、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领导干部队伍,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笔者通过近年来的社会调研和实践感到,新时期要实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在培养和使用干部中把握“四个环节”

以实践为基础,培养锻炼干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考察和识别干部是干部工作的基础。要始终坚持把培养干部的重心放在基层、放在经济工作第一线、放在复杂的群众工作中去,这样就会极大地促进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通过下派锻炼,既增强了干部的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又加深了与基层干部的感情和对执政为民的感悟,同时还提高了处理复杂的基层工作能力,积累了经济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民望为依据,考核监督干部

能不能得到群众的公认,是对一名干部德才素质最客观的检验。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把党管干部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在对干部考核测评中,把基层群众的意见作为重要依据,重点考查干部的为民意识和工作作风,考察干部协调处理基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考察干部廉洁自律和八小时以外的群众印象。

其次,把好干部任命的公示和试用期两个环节。在干部公示过程中,坚持不能走过场,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在试用期,要根据岗位的不同,确定明确的考核目标,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把领导班子意见和群众评价相结合。

再次,适时推进干部交流。干部交流是加强班子建设,改善领导结构,全方位锻炼干部的需要,也是维护群众利益,监督约束干部的重要措施。

以政绩为尺度,评价使用干部

作为领导干部,能否为组织认可,为群众所信任,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他能不能在工作岗位取得政绩。在考察干部政绩时,必须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是上级组织的认可和群众公认的关系。这两个方面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但是在某项具体工作中也会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要树立群众观念、全局观念、发展观念。作为一级党委和政府首先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但群众利益必须是绝大多数群众的整体利益,是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在把握大局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为工作范围内的群众谋利益。这就要求在工作中既要有政策性、原则性,又要有创造性、灵活性。当局部和全局发生冲突时,要做好群众的宣传和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又要让上级组织和领导充分考虑分管范围群众切身利益,动之以情。所以,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创造工作政绩的基础必须是着眼群众、把握全局、立足发展。

二是隐性政绩和显性政绩的关系。有一些干部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经济指标高速增长,项目和工程的投入和发展,这是政绩;而有一些干部立足现实,谋求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思想氛围,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这也是政绩。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领导干部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只要形象,不求效果,竭泽而渔的干部也是不合格的领导干部。

三是素质潜能与现实作为的关系。在考察干部中看他的现实政绩是重要的,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来。同时,对那些素质好,有工作潜能但由于工作所限或由于使用不当没有充分发挥特长的人才也要及时发掘,大胆使用。

以竞争为手段,激励约束干部

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引入竞争机制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在党管干部原则下,适时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优化人才环境,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干部竞争机制包含优胜和劣汰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解决好公正、公开、民主、择优选用干部,也就是干部入口问题。二是如何解决好不合格干部的处置,也就是出口问题。

总之,在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方面,《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因此在培养和使用干部的工作中,不能脱离实际,一刀切或一哄而起,而是要根据岗位需要积极探索,稳步实施。既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又能起到约束的作用,真正能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新格局。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