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高等学校目标定位探讨 李 定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迅速发展。随着高校合并和扩招的浪潮,高等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达到447.34万人,在1998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是1998年的3倍多;普通高中毕业生上普通高校的升学率已达到82.5%,比1998年增长了3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9%;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32.63万人,是1998年的4.5倍;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到81.99万人,在1998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我国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起着奠基的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目标定位的现状

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难免会产生一些前进中的问题。

1、目标定位过于宽泛,办学层次相互交织

很多高校在办学的目标定位上越来越宽泛,在办学层次上越来越多样化。本来以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目标的重点大学,也纷纷招收普通专科生、成教专科生、高职专科生和网络教育专科生,不少重点大学甚至包括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办起了独立学院。这样一来,重点大学培养人才的层次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培养人才的类型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从急功近利的角度来看,也许可以通过拓宽办学渠道来创造经济效益,补充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经费投入的不足,分流师资队伍中不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部分。但从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如果重点大学目标过于分散,战线拉得太长,很难集中精力建设好自己的重点学科,甚至有可能逐渐丧失自己原有的优势和特色。本来在培养专科生上有专长和特色的专科院校,则纷纷通过“联合办学”等形式想方设法招收本科生,为学校争取升格做好铺垫和准备。由于采取的是取短补长的方式,很难保证其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能与重点大学和本科院校相比,也很难保证其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结果形成了各类高校办学层次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2、目标定位过于高远,办学模式相互趋同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很多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热潮中将办学目标定得越来越高远,在办学模式上越来越趋同。很多大学以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开始追求大而全的格局。通过几校合并追求学科门类齐全,通过开辟新校区拓展学校园区规模。如果本来就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学科上又有交叉融合的强烈需求,强强联手肯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但是,很多高校本来通过几十年的办学已经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随着合并办学,其特色在大而全的新学校中可能不再那么彰显,其校名本来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很多重点院校追求增设研究生学位点,从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进而到成立研究生院,目标瞄准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很多本科院校追求设立研究生学位点,争取学位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硕士到博士,中长期目标也是建设一流大学。很多专科院校追求本科学位授予权,争取升格成本科院校,远大目标可能也是建设一流大学。反正一流大学的含义可以是“世界一流”、“亚洲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等等。结果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时候,反而形成了千军万马奔精英的局面。

我国高校目标定位存在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办学的目标定位上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面都非常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而比较忽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1、管理体制行政本位,资源配置计划主导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由中央高度集权基本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变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模式,但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模式等方面还是以行政审批为主,高度集权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还相当有限。有些重点大学尤其是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大学想多招研究生,而不想大量扩招本科生,但在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之下,在很难拿到更多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同时,也很难不接受更多的本科生招生指标。有些和地方院校合并之后的重点大学,在地方行政部门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冒着生源质量下降的风险,在本省招收相当大比例的本科生,甚至招收专科生。由于对高等院校及其领导班子套用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办学层次越高的高校行政级别越高,领导班子成员的待遇就越高,教师技术职务晋升的空间也越高,预算内经费的拨款标准也会提高,这些很容易成为高等院校上下一心追求升格的直接动力。在资源配置上,虽然象“985工程”二期改进了一期直接拨款的分配方式,采取申请项目的方式,必须评审通过之后才能拿到经费,但哪些大学能进入“985工程”,能拿到多少额度还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尚未引入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2、社会需求文凭本位,评价排名规模主导

社会是由各种阶层所组成的,因此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各方面的天赋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只要争取在其所从事的行当里出类拔萃就行了,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行行出状元”。但目前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进入了一个误区。大概是实际考察一个人的能力比较困难,最容易的识别方法是看一下文凭。当然这基于一个学历越高能力越强的假设。实际上,各种层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基础理论,有的侧重于动手能力。有的用人单位不顾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学历,有的用人单位追求雇佣博士产生的轰动效应。这种需求上的误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也误导了一大批中学生及其家长的人才观。导致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分别将努力方向指向考重点、考名牌、考研究生,形成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局面。目前缺少对各类高等院校按照绩效优先的原则设立的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重点考察生均投入产出比,才有可能有效地遏制追求升格和规模的风气。有些民间大学排名以办学规模为主要贡献指标,不区分高等院校的类型层次,实际上对中学生和家长的人才观起到了误导的作用,对有些高等院校追求升格和大而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办学理念学术本位,追赶时髦利益主导

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应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除了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而外,高等院校自身对目标定位的明确起着重要的作用。声誉很高的高等院校一般在办学的过程中都会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如果学校领导班子坚持良好的传统和办学理念,就会明确办学目标定位,不会为社会潮流和时髦所左右。但是有些高校尚未锤炼出自身的办学理念,或者没有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这可能会对办学目标的明确定位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工科院校本来在一些工学学科上有优势,但为了追求大而全,为了提高学术水平,不遗余力地发展理科,结果有可能顾此失彼。有些本科院校本来教学质量不错,但为了设立研究生学位点,便要求教师都去搞科研,结果科研竞争力没有上去,教学质量却受到了影响。同样,如果学校领导班子为了眼前的急功近利,不去坚持优良的办学理念,就会影响学校办学的定位。有些重点高校的领导在地方上又给钱又给地的情况下,积极地加入了圈地建新校区的行列,为了还银行贷款就采取大量扩招学生、增加学费收入的方式,结果有可能失去自己原有的特色和优势。

对高等学校目标定位的几点思考

如前所述,目前高等学校中目标定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政府、社会和高校比较忽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所造成的。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是重视了矛盾的普遍性而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就是重视了高等学校的共性而忽视了各类高校的个性。

高等学校均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这是共性,但又往往有其鲜明的个性,包括成立的时代背景、经过的历史沿革、积淀的文化底蕴、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的人文环境、拥有的师资队伍、设置的学科专业等等,都有可能各不相同。

既然如此,高等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也应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虽然就普遍性而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主要功能,也可以说,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是高等学校的三大主要功能,因为高等学校同时也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从特殊性来看,每个高校由于在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三方面侧重点不同,决定了该高校属于什么样的类型,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中,三大功能依然存在,但可能侧重点有所不同,包括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科研的水平和深度,社会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会各不相同。

各种类型的大学中都应该有自己的一流大学,不能用一根共性的尺子来衡量不同类型的高校。而大学的优劣与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每年只招收200来名学生,虽然招收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但巴黎高师只发毕业证书给学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不发国家授予的学位证书。可以在巴黎高师做研究生学位论文,但必须到其他大学去注册各种学位的学习。而各大学也都非常欢迎巴黎高师的高材生。巴黎高师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菲立兹奖(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总统、两位总理以及大量社会精英。但巴黎高师至今既没有改名为学院或大学,也没有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

即使属于同样类型的学校,同样也有个性,也有自己的特色。每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皆不相同。比如说,同处于985重点建设之列的9所大学,个性均较鲜明,这从校训上就能反映出来。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则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南京大学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复旦大学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上海交通大学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浙江大学为“求是创新”,西安交通大学是“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同一所大学的不同校区也可能各不相同。例如,有些高校开辟了新校区,新老校区可能授课的老师都一样,但是新校区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同样的文化,从新老校区毕业的学生可能学到的知识是一样的,但是培养的气质可能是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像一种无形的场,对人的特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而言之,高校的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个性,高校的评价标准必须充分考虑到个性。张扬个性,彰显特色,这是办好大学的必由之路。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