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反贫困的政策思考 桑 瑜  
 

从现有的反贫困政策来看,我国持续多年的反贫困行动主要依赖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政策,也即采取外部“输血”的方式对贫困人口实行救济。这些以救济为主要形式的扶贫措施没有从贫困的本源上寻找消除贫困的突破口,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贫困的同时也累积了再度返贫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反贫困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比如,财政资源的汲取能力成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条件限制;国家扶贫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在逐步弱化;贫困地区竞争劣势加剧,极易形成“马太效应”,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维持原来行政主导的扶贫方式,完全依靠行政政策的推动,贫困地区的扶贫始终游离于市场体制之外,则只可能助长贫困的惰性,其结果必然导致贫困地区陷入绝对贫困的深渊,区域发展不平衡将会加剧,统一的市场经济系统也难以最终确立。为此,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要达成治贫、脱贫的持久效力,通过改变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在贫困地区培植良好的发展机制,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要实现这一过程,必然的选择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即实现市场化的反贫困。

(一)在反贫困中引入市场机制,首要的任务是在贫困地区广泛传播市场的观念。要贯彻“治贫先治愚”的原则,让贫困人口接受、认同并采纳市场的意识,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国际反贫困的经验表明,让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开发活动,用群体的力量取得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反贫困战略取得成功的保证。贫困地区人口对市场观念的认识有一个渐进和适应的过程,要通过对脱贫致富道理的讲解和形象的对比宣传让贫困人口树立起符合时代的新思想,逐渐接受市场化的观念,培养市场化的价值取向,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竞争的意识,勇于求新求变。

(二)在反贫困中引入市场机制,关键在于推行市场化反贫困的模式。将反贫困落实到行动上,就要让贫困地区直面市场,实现贫困地区特有的农业市场化,改供给推动型的扶贫模式为重视市场原则的需求拉动型的反贫困模式。

所谓农业的市场化,指的是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划拨的扶贫专项资金,在扶贫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从而融入统一的市场体系之中,循序渐进地参与市场竞争,以形成贫困地区良好的发展机制。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直面贫困地区农业市场化的现实困难。这些困难有:(1)农产品的风险很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对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的依赖性也很强,同时由于农业分散经营的自然特点,市场信息不灵敏,加之农产品对于生产和需求的弹性都较小,难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地作出反应。(2)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很低。贫困地区人员稀少,零星分散,缺乏集中经营的前提条件,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基本满足于自给自足,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停留在产品而非商品的水平上;同时,由于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限制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得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更低。(3)农业产业化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是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系列化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农、工、商的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大生产。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简单生产基础上的一大进步,它要求农业实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使农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市场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进农业市场化。但是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尚未最终建立,与一般的农村地区相比都显得严重滞后,市场规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农户还没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无疑加大了贫困地区农业市场化的难度。

因此,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反贫困,应该立足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农业市场化的现实困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切实可行的策略。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