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醉人夜郎等你来 张远松  
 

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新晃这颗“湘西明珠”才得以在湖南版图的“鼻梁”上熠熠生辉;也许是因为有了夜郎文化的侵润,新晃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才得以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古老夜郎,今日新晃。

一种厚重的文明传承而来,在不断地演绎着夜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

走进新晃,走进夜郎,我们在追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的根。

夜郎文化的底蕴在新晃的自然山水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新晃的山水因为夜郎文化的浸润而更加灵秀、俊美和神奇。

秀外慧中,新晃就像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翩翩少女,迷人而又富有气质。于是,古夜郎之旅就在文化的浸润与山水的交融中催生,为新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灵气与活力。

灵秀的山水是一种资源,深厚的夜郎文化也是一种资源。这种精神享受的资源能够转变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吗?

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在新晃的山水间跋涉,体验夜郎旅游文化的原汁原味。

这里的山水神奇俊美,带着一种大湘西的野性。

夜郎谷两岸峭壁耸立,水清意幽,跌宕起伏,山青林茂,美景如画。仙人桥一线千均,浑然天成,雾霭神迷,如跨仙境。飘飘乎,悠悠哉,往返留恋。向家地悬棺,悬崖峭壁上的古老文化,神秘莫测,勾人向往。贡溪溶洞,洞内天然空调,使人神清气爽;石钟乳百态千姿,鬼斧神工。凉伞温泉,如洗凝脂,令人如痴如醉……

这里的夜郎文化厚重神秘,带着原始的情趣。

侗族山歌粗旷豪迈而又婉转悠扬,让人仿佛置身于歌的海洋,心灵得到一场湘西风情的沐浴。侗族舞蹈民族特色浓郁,欢快间携着纯朴,翩跹中携着昂扬。侗族的傩戏神秘而古老,原始的傩技无不让人心旷神怡……

这一切的一切能够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文化资源吗?

“打夜郎牌,‘夜郎自大’这个贬义成语多少有点让我们感到尴尬。”

“搞夜郎文化开发,夜郎这东西难道能当饭吃吗?”

“夜郎文化旅游,究竟能不能够搞起来,很值得怀疑啊。”

这些诸此种种的顾虑,成为了一种旅游开发的困惑和迷茫。

然而,观念总是要经过碰撞之后才能更新。

山因为水而凝重,水却因为山而流动。在凝重和流动的碰撞中,古老的民族似乎发现了山水与文化结合的价值。这种自然资源就是新晃的一种优势,这种文化资源就是新晃的一种优势。谁要能够抓住这一优势谁就能够得到优先发展,谁要能够挖掘、整合这一优势谁就能够得到优先发展。

一种依托旅游文化资源,追寻经济发展的观念在古老的夜郎年轻的新晃播撒下了收获的希望。

于是,新晃县委、政府做出了“产业带动、城市驱动、旅游推动、交通拉动”和打好“民族牌、边界牌、生态牌、开放牌、夜郎牌”的“四动五牌”发展战略。

于是,在焦灼与躁动中,在徘徊与疑虑中,一种务实的声音传来:依托旅游产业,打造夜郎文化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于是,已故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世界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来过;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省政府参事弘征先生来了;还有北大教授谢冕,人大教授李青松、焦达摩,湘大教授王建章等全国各地48位专家学者也来了。他们或撰文论证、或题字查考、或来函来电表示认可和支持。

“要把梦幻中的夜郎重新凸现出来!”

“非常愿意看到夜郎文明在新晃复活!”

“把品牌融入县名是非常好的思路。”

……

“楚尾黔首夜郎根”。一个关于新晃旅游的金字招牌在人们的关注下插上了发展腾飞的翅膀。

去古夜郎新晃旅游的理由似乎很多:光着脚丫去踩一趟青石板铺就的古仄古韵的小桥,悠悠地坐上乌蓬船游一趟舞水两岸的风光;要不,穿梭于龙溪古镇古香古色的小巷,去寻访当年便水战役贺龙指挥部的旧址;要不,去夜郎谷漂流寻访另一番情趣:两岸峭壁青山,鸟雀飞鸣。抬头望天,天蓝如洗;低头看水,幽水深深。平缓处,漂旋水面,心境清幽;揣急处,轻舟飞瀑,与浪共舞。三十里幽谷,三十里画廊。身处其中,心忘世俗。眼前只有耸峙的山谷、幽深的碧水、静谧的山林、飘洒的飞瀑。偶尔,有几声鸟鸣划过静谧的山谷,就好象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在你的心坎上拨动几下优美的琴弦,令你“沉醉不知归路”……

如果说,旅游观光是一种精神的娱乐和休闲,那么,体验民俗风情却是在体验一种文化的沉淀。

油茶是侗家一种佐餐食物,也是侗族的一绝。似乎,不吃油茶你就体会不到侗家风俗的浓郁。包谷烧和泡酒也许是侗家热情好客的象征,喝不得二两你就无法体会到侗家人的粗旷和豪迈。酒会醉人的,侗家人的那种爽朗,那种质朴,更会让你醉在侗家忘千愁。

穿上侗家人的服装,喝一碗侗家人自制的腌菜水,再嚼上一块侗家人烟熏的腊肉,在侗家人居住的吊脚楼上,你可以感受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那种意境是多么的迷人。要不,与侗家阿妹来一首情歌对唱,你也能感受到夜郎文化的底蕴是多么的火辣和浓郁。

要是你喜欢跳舞的话,那就与侗家妹子来一段“耶咯耶”吧。浪漫的篝火,欢快的舞蹈,迷人的笑靥,一定会让你倾出一生的记忆,往返留恋……

新晃其实是一个夜郎文化底蕴十足、融自然景观与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古老热土。底蕴深厚的夜郎侗文化、鸟文化、傩文化、稻作文化、竹文化、船文化等等,加上原始旖旎的自然风光,让人感到原始、丰富、神秘而奇特。

没有挖掘没有整合,青山秀水也会渐渐地失去它的内涵,一种文化也会渐渐地褪色。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是不值得眷恋的。没有灵性与理性的熏陶,再优秀的旅游文化或者说是文化旅游也会在游客的记忆中慢慢地遗忘。

旅游没有策划,就会没有公关,那是对现有旅游资源的一个闲置和浪费。

那么,旅游文化的挖掘就是简单的开发么?旅游文化的整合就是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的简单叠加么?答案肯定不是。新晃这块热土上的决策者们正以高起点、大手笔之势,策划着一场旅游经济的发展交响曲。

于是,旅游策划大师欧阳斌先生来了;全国旅游开发十大策划人之一刘汉洪先生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陈真先生来了,他们为新晃打造夜郎旅游文化品牌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初步形成了“一个旅游龙头,四条精品线路,五大特色区域”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于是,开发夜郎文化资源被新晃确定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将这一战略决策写进了县第九次党代会议程和主题报告,《夜郎文化资源开发基本框架》出台了,县委2004年1号文件《关于打造夜郎文化国际品牌促进新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决定》出台了。

扬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把我们带到了古夜郎新晃这块神奇的故土。

走进新晃,我们走进了一个神奇而富有朝气的古邑。在夜郎的国度里,我们与竹王祖先的魂灵交盏推杯,静静地,谛听着夜郎山水的天籁和夜郎文化拔节的声音。

媒体是旅游文化的最好的推助器。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凤凰卫视、《澳门日报》、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等90多家国内媒体纷纷将焦点聚集在新晃夜郎,为新晃的旅游免费打起了包装。

品牌的树立必然会为夜郎旅游文化的开发注入强大的无形资产;资源的整合必将为新晃旅游业的发展增添后劲。

于是,打造夜郎旅游文化国际品牌的意识在夜郎子民的脑海中树立起来了。品牌经营的理念在新晃的旅游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通过举办画眉节、黄牛节等节会,使得夜郎文化旅游品牌享誉海内外。“夜郎牛肉干”、“夜郎液酒”、“夜郎神酒”等一批以“夜郎”冠名的知名民族品牌正在打响。夜郎公主、夜郎国王、夜郎王后成了新晃夜郎旅游文化的形象代言人。

在人文景观的打造中注入历史的文化,在自然景观的挖掘中注入浓郁的风情。新晃为夜郎旅游文化开发注入了全新的概念。

悠悠舞水,泱泱夜郎。目前,夜郎古都大前门风景区、舞水铁索桥、夜郎文体广场、夜郎寨、动物竞技打斗场、夜郎古堡、县城街道靓化、塘湾河电站等工程业已完成并投入了使用。夜郎峡谷风景区已入选湖南省新潇湘八景并被评为全国百景旅游名胜风景区,黄家垅省级森林公园已经正式挂牌,向家地悬棺景区公路、舞水橡胶坝、万鸟长廊、凉伞温泉等项目已经启动。《夜郎侗歌》系列光碟《梦幻夜郎》、《夜郎风情》、《俗说夜郎县》、《发现湘西古夜郎》以及《夜郎十八谱》、《风雨夜郎影》、《夜郎之争》、《夜郎酒歌》等一系列反映新晃民族风情的书籍已经出版,侗族表演、山歌坳会、尝新节、百家宴等民族习俗和民族歌舞以及乐器、傩技等散落于民间的文化碎片得到了挖掘和整合。

……

只有挖掘才有潜力,只有整合才会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1998年的1000多人次,到今年上半年的数十万多人次,旅游人次的增长证明了打造夜郎旅游文化国际品牌的成功。

从1998年的25万多元,到今年上半年的数千万元,旅游经济的增长为夜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中,一个绿色的新晃、国际的夜郎品牌正在日益形成。

走进夜郎,让我们心情与新晃的山水同醉!

走进新晃,让我们的灵魂在夜郎的文化中涅磐!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