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心中的军徽 金一南  
 

在华盛顿西南群山怀抱的昆特克尔,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学研究中心主任格罗夫仔细端详我们赠送的礼品,小声发问:“八一”这两个汉字是什么意思?我们解释的时候,这位退役陆战队上校竟然专门拿来一个本子,一笔一划认认真真记了满满一页,然后叫来特藏部门负责人,叮嘱将这篇说明和礼品一起放好,以便让所有参观者都知道其中的含义。在安那波利斯海军军官学院,我们又碰到一模一样的情况。所有解释都被认真记录下来,成为他们的收藏。

在西点军校纪念馆,美国驻华使馆陆军副武官胡柏中校指着馆内一个沙盘——朝鲜战场的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模型——对我们说:你们当时只有两个连守卫高地,我们七个营攻击,不知为什么就是攻不上去。胡柏中校是西点军校毕业生。他说尽管教官讲解那场战斗时对这个问题有详细解释,但却无法使他们这些学生们信服。

这的确令人印象深刻。美国军人对“八一”的含义虽然弄不清楚,但是通过交战与交往,知道这个标记不能轻视。他们尊重佩戴八一军徽的中国军人。

我知道,军人之间的尊重不会凭空产生。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没有一支军队,像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甚至成为他们的研究题目。这是先辈留给我们的资本。他们把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都浇注到其中去,终使八一军徽在世界上栩栩生辉。

八一南昌起义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多大意义,如下事实也可见一斑:1955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共八位元帅,与南昌起义紧紧相连;十位大将中,陈赓、粟裕、许光达三位大将直接参加起义;张云逸大将以隐蔽身份协助起义;谭政、罗瑞卿两位大将因南昌起义影响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从这个特殊角度也可说明,为什么我们的建军节要选这一天,为什么我们的军徽要以“八一”为标记。

与一支军队跋涉的万水千山相比,人的生命何其短暂。上面提到的众多将帅,至今已无一幸存。就是半个世纪前在朝鲜战场上打出国威军威的那些猛将们,如今也不剩几人。八一军徽在嘹亮的军歌和不息的军号中,默默完成着生命的接力与更替。像一株参天巨树,叶片年年脱落,新芽岁岁破枝,增长着一圈又一圈坚实的年轮。

在军徽面前,每一代军人都是过客。如苏东坡所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正因来去匆匆,有些人便只求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一个中国军人,如果脑中思虑的只是一己荣辱而不是祖国安宁,心中充满的只是个人欲望而不是军人的责任,他就玷污了军徽的荣誉。即使他在财富与安逸中享乐一生,也是八一军徽的不肖子孙。

我们这支军队在战火硝烟中曾经英雄辈出,战将林立。和平时期是否还能继往开来,无往不胜?回答这个疑问需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半个世纪和平,人民解放军以两个感人至深的形象,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当群众有难、急需帮助的时候,人们会想起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雷锋。当国家有难、强敌虎视的时候,人们会想起泡方便面就咸菜钻研军事学术、点半截蜡烛研究高技术战争的苏宁。

雷锋和苏宁,是和平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代表,八一军徽在他们头上闪出了夺目的光辉。虽然他们是和平时期的军人,但欢乐里人们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危难中人们却离不开他们的精神。人民解放军的血脉,通过这样优秀的军人在不息地流传。他们与八一南昌起义的英雄和朝鲜战场上的勇士一样,永远与军队同在,与军徽同在。他们的生命已经超越了时空,嵌入了军徽的辉煌之中。我军的职能,正是通过这些生动感人的形象,深深铭刻在祖国和人民心里。

世界上任何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都离不开军人的献身。面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使命,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和千千万万个苏宁。那些在茫茫瀚海中驻扎于南沙礁堡的海军陆战队员,在滚滚洪水前死守荆江大堤的空降兵官兵,那些长年累月巡逻于边疆大漠的边陲卫士,以及日日夜夜攻关于试验室、为我军新型装备呕心沥血的专家教授,虽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姓名,却是八一军徽不竭的力量源泉。如同一支歌中唱的那样:“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浪向前进,像那高空的长风一阵一阵吹不断”;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的英勇献身,终于构筑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守四方。进入21世纪,我们看到超级霸权横行、国际恐怖主义肆虐的局面,更看到军队失去军威、国家便失去国威的教训。世界风云变幻,周边风云变幻,形势在提醒我们:保卫祖国安全,捍卫民族尊严,必须以我们的奋斗,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跻身于世界强师劲旅的行列。我们这一代军人享受着前辈威名的庇荫。让下一代军人也踏上我们的肩膀,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任。

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时候,当阅兵方阵雷霆万钧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以作证,“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仍在呼唤我们胸中的热血。一片片灿烂军徽中发出的口号山呼海啸,即是全军将士致祖国的钢铁誓言。

真正的中国军人,军徽的光芒便是他的生命。这光芒不仅在帽檐上,更在内心中。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