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解析“白银模式” 黄文川 余进祥  
 

——甘肃省白银市经济转型纪实

七月,骄阳似火。走进白银市,我们感受到白银人创业的热情,感受到白银人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喷涌而出的创业干劲。白银西区中心地带的城雕——“凤之韵”,寓意深刻,独具神韵,一只巨大的凤凰展开翅膀,欢歌翱翔。

据清乾隆初年记载,“适有凤凰集于巅,其山产有金银铜铁矾矿”,故称白银矿山为凤凰山。回首白银市近年的发展,对照曾经“山穷水尽”的困境,我们想起了凤凰涅槃的故事,想起郭沫若先生的《凤凰涅槃》:

“天方国古有神名‘菲尼克司’(凤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凤凰为了更生,以极大的毅力,走向烈火,燃烧自己。白银市,这颗曾经以铜矿闻名于世的西北明珠,面对“矿竭城衰”的困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新生,创造了为人们称道的“白银模式”。

白银市的发展历程,实质上是一个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转型的过程,就像传说中的“凤凰涅槃”,经历着涅槃前的“黑暗”、涅槃时的极大勇气、凤凰走向新生后的欢唱和翱翔。

从“日出斗金”

到“矿竭城衰”

“除夕将近的空中,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烈的冰天。”——《凤凰涅槃》

白银市是随着铜资源开发利用而建立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同行业第一的辉煌业绩。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对白银建设的投入,有色工业由单一铜资源开发,向铜铝铅锌、贵金属等多品种发展,形成冶炼能力40万吨,累计生产铜铝铅锌4种有色金属430万吨,上缴利税60亿元。

但是,由于自有资源保障程度越来越低,大量外购物料,价格受制于人,运输成本加大,利润空间日益缩小。铜资源露天开采时,为其配套的年400万吨的运输、选矿能力,大量闲置或被迫停产。由于企业缺乏积累,老生产系统技术工艺50年来从未进行过大的改造,技术、装备落后于全行业水平,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与其相关的地质勘探、矿山基建、辅助生产系统纷纷陷入困境,严重影响全市经济发展。1999年,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资产负债率114%,累计亏损47亿元。有色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从1985年59%下降到2004年的32%。全市工业增长率由1996年11.24%下降到1999年建市以来的最低点5.4%。经济总量增长由1996年11.57%持续下降到1999年的8.6%。

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造成一系列连带波及效应,引发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1996年到1999年,有色行业职工人数减少1.32万人,为企业从事配套生产和服务的家属工也失去基本生活来源,全市有4万多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全部职工人数由1996年20万人减少到2000年16万人左右。一些特困企业连续多年欠发职工工资,有的企业欠发工资长达108个月之久。目前,全市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镇人口达6.8万人,占城镇总人口20%左右;城镇各类失业人员达3万多人,每年新增5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就业和再就业渠道狭窄,使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和精神压力加剧,群体性上访和阻塞交通事件屡有发生。企业非经营性负担沉重,企业办社会年补贴费用2.6亿元,白银公司离退休人员达1.7万人。大量高层次人才外流,1995—2002年,白银公司等5户大中型企业中级以上技术管理人才流失1630多人,技术工人流失2530多人。

企业无力投资治理环境污染,白银成为甘肃大气污染、水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因矿山开采而产生的地面裂缝、变形以及地面塌陷破坏了大量耕地和生态环境,白银公司3大露天矿坑占地1800亩,废石、废渣堆存占地1万多亩;靖远矿区3个自然煤田内塌陷区和矸石区占地2万多亩,严重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生活。白银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央领导关心、人民群众关切、各大媒体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加速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如何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哪里来?十多万产业大军何去何从?这些问题摆在白银市委、市政府决策者面前。出路来自思路,收获缘于耕耘。白银市委书记周多明认为,“白银要走出困境,就是要开辟新路,就是要实现经济转型,靠科技打造新优势”。

浴火重生

持续发展

“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凤凰涅槃》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现实,白银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依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的经济转型工作思路,创新理念、扬长补短,坚持打科技牌、走科技路,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借助“外地军团”激活“本地军团”,开辟一条具有白银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

坚持项目推进,促进开放开发

白银市围绕发展抓项目,坚持把党委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改善投资环境,在全市开展“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投资形象”活动,走开放开发之路,努力扩大招商引资,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发展。

4年来,全市共开发5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1981个,投资规模218.8亿元,完成投资141.4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470项,已开工建设320项,履约率达68%,西藏矿业、浙江卡森、南京雨润、福建盼盼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白银。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催生了新产业,造就了骨干企业,救活了一批国有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成绩坚定了加速发展的信心,白银市正在引领招商引资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拓展。2005年6月底,市委书记、市长亲赴深圳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把深圳作为白银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窗口。市长袁占亭提出,“我们要在深圳建立一个平台,就好像著名的‘世界之窗’,集中展示白银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发展前景,吸引国内外客商了解白银、投资白银。”“倘若能将白银的资源优势和华南地区乃至海外的资金和科技优势对接,就能实现双赢的目的。”以全新的理念,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在白银落地生根。

推进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模式

在推动经济转型中,白银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打科技牌、走科技路,借梯登高、借鸡生蛋,以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和产品升级。

广泛开展院地院企科技合作,白银市与国内173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实施合作项目133个。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合作的第一个高技术产业园落户白银,为科技创新插上了有力的翅膀。碳酸锂、特大功率电子加速器等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项目或重大产业化项目。

白银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先后投入技改资金35.6亿元,实施技改项目57项。靖远煤业公司通过实施矿井技术改造项目,资源开采率提高了25%,还利用生产余热项目将瓦斯变成了供热资源。银光化工集团公司运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建设的2.4万吨TDI生产线,使TDI生产能力增加到5万吨,突破了国外对此项技术的垄断。

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0多家,重点龙头企业39家,其中国家扶贫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淀粉、啤酒大麦、生物酶、蔬菜加工初步形成规模。特色农业逐步壮大,蔬菜种植面积33万亩,羊群规模178万只,蔬菜、羊养殖两大产业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白银成为西北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羊养殖基地。

强化科技园区建设,搭建发展新平台

栽得梧桐树,方引凤凰来。

靠谋求发展的责任感和精卫填海的不舍精神,白银人成功创建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为了搭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平台,2001年上半年,白银市主要领导3上京城,9扣中科院大门,在几家大城市无功而返的情况下,最终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促成与国内最高科研机构的成功合作。

产业园于2002年7月正式奠基,基础建设和项目引进建设同步推进,争取了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一步一步朝前走”;全体员工奉行“敬业至上,创业无限”的精神,推进产业园迅速成长。截至目前,签约项目达到51项,项目总投资68亿元,已开工建设26项,建成投产13项。创业大厦和生活区加紧建设。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9亿元,原来5.3平方公里的荒山、坟滩、垃圾场变成充满生机的高科技园区。

产业园建设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确定白银为全国第一个消杀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科技部将白银列入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范围。甘肃省委、省政府与中科院续签合作协议,将连续3年每年出资900万元重点支持产业园建设。

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西区开发区建成“四纵四横”道路网,水电、供热、通讯和绿化同步配套,公用设施、住宅建设、工业项目全面铺开,新型城区框架初步形成,逐步成为新的行政、商贸、文化和居住中心。

坚持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内力

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扩张增量与提升存量,无法托起整个城市经济转型的重任,更难化解日积月累的复杂矛盾,白银市采用多种方法改革大中型企业,激活小企业,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针对企业机制不活、负担沉重等诸多困难。白银市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把深化企业改革作为城市经济的中心工作,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关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为后盾,对国有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制。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协调帮助大中型企业相继开展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债转股、政策性破产等重大改革,10户企业核销银行呆坏帐6.3亿元,4户企业债转股57.78亿元,14户破产企业落实国家财政兜底资金21亿元,一批重点企业债务负担明显减轻。

改革坚持分类指导,采取破产、联合、兼并、划转、托管等多种方式,对市及市以下企业进行全面改革。到2004年底,市及市以下企业改制面达86.6%,盘活存量资产2.38亿元,安置职工15196人,占安置职工总数的47.2%。同时,配合国家政策性破产企业重组改造,整体接收原21冶公司学校、医院的人员资产,进行重组改造和有效利用。

白银墙地砖厂投资6800万元引进意大利生产线,建成后长期停产,600多名职工下岗。2001年,白银市将企业整体出售给四川新乐雅公司,企业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成为西北规模最大的墙地砖生产企业。

通过改革,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4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0年75个发展到2004年的116个,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7%,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5.53亿元,比2003年增长41.7%,实现利润总额4.63亿元,增长44.29%。

打造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

“优惠政策有底线,而服务却是无底线的。”白银市领导班子奉行“多在服务上做文章,多在诚信上做文章”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 “服务型政府”、“跑腿型政府”,塑造新形象,培育新优势。

在招商引资方面,白银市注重突出实效,突出创新,突出服务,坚持特事特办。确定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为“无费园”,地方政府有权减免的14个部门27项手续费全部免去,而条条管理不能减免的部分则采取政府先垫付,企业后偿还的办法。对所有入驻项目实行“一站配送式服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

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多亿元,建设一批交通、水利、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兰白、刘(银川)白高速公路的建设,使白银与周边省会城市的交通网络快速便捷畅通。

白银市坚决杜绝营私舞弊,破坏发展环境现象,并对此毫不留情,果断处理。曾有一位副县级干部,因在两年时间内累计多收客商两万元人民币手续费,经核实后,被撤销职务。

服务型政府使白银市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格外引人注目。2003年,白银市被香港国际投资贸易促进会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地区”,2004年,被首届城市博览会提名为“中国品牌特色城市”。

更生的魅力城市

高原上的明珠

“我们欢唱,我们翱翔。我们翱翔,我们欢唱。”——《凤凰涅槃》

正如凤凰更生后的欢唱,更如走向新生的翱翔。白银市推进经济转型,创造了“白银模式”,天南海北的客商关注白银,看好白银,纷至沓来投资白银,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新生力量。

据统计2004年白银市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6.33亿元,增长13.29%,创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4.5亿元,增长17.01%。这不仅说明白银市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也表明白音市抓项目建设促经济转型的成效明显。

坚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使白银市获得良好声誉,成为西北广受投资者青睐的热点城市。

白银的发展受到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认为,白银在坚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道路上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典型意义,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和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等新闻媒体曾经专题分析报道了白银的经济转型情况,白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被媒体誉为“白银现象”和“白银模式”。

2005年7月16日至18日,甘肃省白银市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这次论坛以“矿城转型、西部开发、和谐发展”为主题,就我国矿业城市合理开发利用矿业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意义深远。白银经济的成功探索,也得到了与会的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得到甘肃省领导的赞扬和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是对白银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认可,更是为白银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精心谋划

重铸辉煌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白银市在推进经济转型中,既立足当前,解燃眉之急,又放眼长远,精心谋划未来长远发展。

市委、市政府以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充分认识优势、发挥优势,广泛调研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提出了推进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这就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一手抓矿产业,一手抓非矿产业,矿种转型、产品转型、产业转型多层次同步推进,着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逐步由单一主导产业向多元主导产业转变,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加工业,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转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平台。

培育支柱产业拟从以下方面着手:

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支柱产业。在加大找矿力度、增加后续储备资源、提升冶炼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同时,大力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开发有色金属合金系列产品、以运载工具为重点的新材料、高精度有色金属材料及功能材料,以及颗粒银、超细氧化锌粉等有色金属粉体材料。

稀土新材料支柱产业。发挥稀土加工分离技术优势,有选择地发展稀土功能材料和应用材料。重点开发稀土磁性材料、能源材料、发光材料、研磨材料、环保材料,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开发终端产品,形成稀土新材料支柱产业。

精细化工一体化支柱产业群。一是以TDI为核心,向两头延伸,扩大TDI生产规模,使产能增加到20万吨,配套开发氯碱、聚碳酸酯(PC)、MDI、PVC、DNT、民爆产品,形成精细化工支柱产业。二是建设氟化工基地,整合现有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开发氟橡胶、氟塑料、高纯氢氟酸等系列产品,形成化工循环,逐步建成氟材料支柱产业。三是培育煤化工支柱产业,实施甲醇、硝酸、甲醇燃料、煤制油、瓦斯气综合利用等项目,为TDI和其它化工产品提供原料。

资源回收和再生利用产业。引进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展尾矿、冶炼渣、粉煤灰、煤矸石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广泛开展有色金属废、杂、旧物料回收和综合利用,逐步建设西部资源回收和再生产业基地。

新能源和洁净能源产业。利用产业园现有的碳酸锂、氧化钴等上游材料,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锌空气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努力形成一个以锂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产业群体。发挥黄河水能和煤炭资源优势,建设西部电力基地,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布局,促成140万千瓦黑山峡水电梯级开发、240万千瓦景泰火电厂等项目,形成千万级水电、火电装机容量。

非金属矿产资源制品产业。重点搞好凹凸棒深加工,开发石油钻井添加剂、保水剂、吸附剂、脱色剂、涂料等产品。发展新型陶瓷材料,开发陶瓷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形成高附加值产品链。利用石灰石矿资源,延长产业链,开发包括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等无机化工材料。

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围绕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农畜产品资源,发展壮大肉制品、蔬菜、变性淀粉、小杂粮、饲草料、番茄酱、酿酒原料、生物酶等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

同时,以黄河石林和红色圣地两大品牌为重点,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白银模式”

的启示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在国内外的探索与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日本的“九州模式”和美国的“休斯顿模式”已为世人所称道,阿塞拜疆的“巴库模式”则成为失败的典型。

我国共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矿业城市178座,这些城市(镇)为国家提供了90%的石油,93%的煤炭,80%的铁矿石,70%以上的天然气,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保障。然而,近年来,矿业城市在发展中却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大庆等一些重要城市因资源不足而被迫减产,云南东川因资源枯竭而导致撤市改区,全国有54座城市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这不仅是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了方向。

白银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功创建了“白银模式”。

概括地说“白银模式”就是:产业发展由资源开采和原材料生产向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开发方式由自我开发向全方位开放开发转变;资金投入由依靠国家投资向大范围招商引资和多渠道筹措资金转变;生产力布局由相对分散向重点区域转变;企业发展由传统经营向创新体制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

“白银模式”启示之一:不能一味强调发挥市场作用,发挥市场作用必须与政府推动作用有效结合起来。

白银市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西北不像沿海,市场之手力量还不够强,要想干成事,先期必须依靠政府之手,靠主要干部带头。的确,从白银市主要领导多次上京,九扣中科院大门,几经周折创建高技术产业园,到市委书记、市长亲自赴“世界之窗”深圳特区招商,白银市的经济发展,无不体现着白银人的艰辛和执着,浸透着市领导的辛勤和汗水。

兰州大学的经济学专家认为,“白银模式”是一种地方政府主导推动,将结构单一的工矿城市转型与区域工业化进行有效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位专家表示,白银市有一个“赔本赚吆喝”的政府,形成了“算大账不算小账,图长远不图眼前”的观念。政府推动下形成的良好投资环境成为白银的新优势,有效地弥补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地理区位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缺陷,这种探索对整个西部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实行“一站配送式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跑腿型政府”,政府的优质服务增强了企业履行合同的信心,改变了招商引资中常见的签约多、到位少的状况,国内一些知名品牌纷纷到白银投资创业,从而催发了资本、人才涌进的“洼地效应”。如今的白银,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井然有序的生产图景。

“白银模式”启示之二:经济落后的矿业城市,只要不断培育自身发展优势,不断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也能像“凤凰涅槃”那样,走向新生,走向可持续发展。

“没有绝对的资源枯竭城市,只有思想不解放的政府”,甘肃省一位领导如是说,他认为,白银市的转型正说明只要思想不枯竭,城市的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资源枯竭。白银市通过政府推动,一方面重新给白银市植入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不断延伸传统产业链的长度并拓展其深度,有效地促进了白银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白银市经济转型的成功,对于我国西部资源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会上,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充分肯定了白银“建设和谐矿业城市”所取得的成就,白银创造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模式——“白银模式”。

“白银模式”启示之三:推进城市建设,创建良好投资环境,提供经济转型的大平台。

城市建设是白银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白银市先有企业,后有城市,城市规模小、空间窄、设施旧、功能弱、品位低。加快建设文明开放新城市,是白银经济转型发展、重塑对外开放形象、改善投资和居民工作生活环境的紧迫要求。白银市把拓展城市空间与提升城市品位结合起来,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塑造城市特色结合起来,推进城市从工矿区向科技城、生态城转变。

重塑城市形象,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创新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法宝。白银市大胆引入城市经营理念,通过土地出让、借贷、招商等形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16亿多元,其中招商引资3亿多元。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城市基础设施贷款4亿元。4年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多亿元。

10万吨城市供水工程、75万平方米能力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4万吨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的全面建设,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白银市区日供水能力达40多万吨,是甘肃省唯一不缺水的城市。一批体育、文化、卫生、教育和市场等公用事业建设项目相继建设。每年住宅竣工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建成城市绿地3万多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3%,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和白银西区开发区逐步成为城市扩张的重要空间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出口。“一园一区”形成的白银新经济主体格局,将在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建设与经济转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城市建设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催生了接续产业,促进了经济转型。值得一提的是,白银市在扩展城区中,坚持利用荒山荒坡,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已开发的区域占用耕地不到3%,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甘肃省的肯定。

“九万里风鹏正举,心存高远再振翎”。素有“中国铜城”美誉的白银市,正焕发着经济转型的青春和魅力,踏上转型复兴之路。我们深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白银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渴望发展的强大动力,白银城市经济转型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并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