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依靠科技创新 开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贾敬敦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这个论断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也为我们解决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在贯彻这一科学论断中,科学技术发挥着全过程的、基础的、根本性的作用。

1、科技创新是应对挑战的有效手段。要应对在“三农”问题上我们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例如,开辟市场、在市场竞争占据优势,培育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克服资源瓶颈制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是我们从战略上思考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立足点。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切实加强我国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农业发展既遵循世界一般的发展规律,又有其特殊性。例如水土资源的极度短缺与空间发配不均,气候条件的独特性,任何国家不曾经历的规模最大的农村、农村人口和就业问题,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问题等。问题的特殊性,要求有相应的技术解决手段。我们要重视技术引进,但更要重视自主创新。这是我们必须采取的战略。

3、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系统部署。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基本上是以狭义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体部署的。在产业环节上,又是以产中为主体部署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一要针对“三农”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二要统筹考虑近中期和中长期的科技规划,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农业科研的长期性、复杂性,对影响近中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影响中长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农业基础研究问题、高技术问题进行系统部署。

4、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是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发达国家推进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我国也不例外。要根据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特点,根据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抓紧建立适应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要制定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方方面面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创新体系。二是要切实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目前中国的农业科研投入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应尽快改变。在农业科研投入方面,国家财政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三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科研实施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四是要培育人才,既要培育高素质的研究人才,也要培养能够深入阶层的乡土科技人才。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