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经济增长模式与紧缩压力的长期性 傅勇  
 

最近出现的很多变化暗示2005年很可能是宏观经济的一个转折点,虽然这种转折或许并不明显。这些变化可以用主要宏观数据前高后低的态势来概括。首先,对经济增长的普遍预期是下半年的增长率很可能会降到9%之下,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引擎共同减速的结果,也是前段时间政府控制经济过热的措施效果显现的结果,这在房地产业尤为明显。

新近公布的FDI数据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种预期。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消费物价指数(CPI)和生产物价指数(PPI)的长期背离,最新的5月份数据仍然没有提供PPI会传导给CPI的任何证据。并且,我们注意到,既便在此前CPI上涨月份,基本的推动因素是食品和住房费用,而不是受PPI影响更直接的一般消费品。实际上,如果说近年来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话,也只是在一些国有主导的公共物品和基础能源领域以及房地产领域,其他的大部分部门运行相对平稳。

综合所有这些信息,笔者的一个判断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普遍的通胀并未真正发生过,相反,通货紧缩的压力却一直存在。

这样的判断首先是基于1996年前后宏观基本面买方市场的到来。买方市场实际上意味着一般商品产能的相对过剩。在这个大背景下,供给具有很大的弹性,也就是说,价格稍有上升压力,供给就会大量增加,通胀压力随即缓解。因此,我们看到,几年来一般消费品的价格跌多涨少;而在全部产能完全发挥之前,这将是一种常态。

那么,为什么中国生产能力的扩张步伐总是领先于消费的增加呢?根本的原因应该归结到经济增长的模式上。

许多人已经注意到,中国的增长方式同东亚模式十分相似,这一模式以高储蓄、高投入、高增长为特征。经济学家几乎一致地发现,中国70%以上的经济增长可以用要素的投入增长来解释。相反,生产效率的改善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且,90年代后期以来投资效率的边际贡献已经进入了一个下降通道。

东亚模式的另一个普遍特征是内需长期不足,中国与此雷同可能并非纯属巧合。一个简单的理由是,今天的投资不仅是当期需求的一部分,还会形成明天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一个经济的潜在供给能力;如果这种扩张在市场化部门不断累积,那么需求很可能无力激发它们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将一直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下。

这极容易被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问题,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供给方面!如果低效率的重复投资并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再多的生产能力也只能是变成闲置的机器厂房和不断堆积的商品。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我们都注意到,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得产业结构严重雷同,而有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可能永远都不会得到充分利用。

总之,从我们的增长模式出发,笔者认为持久的压力来自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问题出在投资或供给,而不是消费或需求。

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刺激消费的积极政策可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也就解释了97年以来对付通货紧缩种种努力为什么一直收效甚微。

可以用两个类比来进一步说明这个论点。首先,中国长期存在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显然,这不仅仅是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短期政策所能解决的;同样,在持续的投资膨胀已经导致产能过剩的条件下,需求不足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其次,我们知道,在计划体制下的短缺经济中,一种强烈的投资饥渴症总是如影相随;在改革之初,投资冲动支配下的宏观经济又反复经历了“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轮回;而在高投资推动增长的模式下,投资领域的问题又表现为供给过剩和长期的通货紧缩压力。

联系到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增长模式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强相关性。

风物长宜放眼量。有迹象表明,人们似乎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的讨论上了,而对长期的增长模式的关注显得不够。可是,我们知道,如果通货紧缩的长期压力存在,着眼于一年半载的货币财政政策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