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有些答案能不能勿求标准 海丽华  
 

“雪化了是春天”,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临危不惧”,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视死如归”。

填空:是谁“察觉”到了这一细微的变化,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觉察”。

如此标准答案,想必对于我们每一个经历过十年制义务教育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笔者曾在某地一实验中学任过高中实习语文教师,对此更是深有感触。一篇课文拿过来,教学模式绝对是一成不变,先是将生字词教学生背住,第二天上课听写。然后布置学生读课文,分析段落大意,分析的与教科书中的答案类似者给予肯定,不同的则务必纠正。单元练习更是枯燥,一遍遍地分析句子中的词性和句群等语法关系。周而复始,教得久了也难免心生厌倦,私下里嘀咕,一篇文章果真都如同参考书中的条分缕析,不容质疑,那文学批评中所讲究的“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做何解释?有其他想法的就是错(当然牵强附会的除外),是不是因为不一致就把握不了考核的标准?为什么要强求人的思维全是一致的?走“疑”的一路不恰恰是做学问者所追求的境界吗?

还有,那学习语法就非得把个个句子主谓宾定状补的分析出个子丑寅卯来,正常人谁还先考虑出主谓宾才说话,让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说比什么都强,干嘛要把死的语法分析来分析去的,这种方式对于以驾驭语言为目的的语文课来说不是舍本逐末吗?但是,任你怎样怀疑,也得照着大纲教,违背了大纲,高考出了纰漏你担当得起吗?“背经离道”的念头只能想想而已,何况自己当年不也是这样考出来的吗?遥想当年高考,面对着每道题后模棱两可的四个答案,那绝对是一个“赌”字了得。

标准化答案在长期的训练中格式化了学生的头脑,分数是高了,家长也满意了,孩子们也被录取选拔上大学了。可是某些现象又让我们高兴不起来,某大学的外语教师让学生们以自己的母亲为题写文章,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几乎雷同,外教直摇头,“难道你们的母亲都是一个人?”是啊,我们的学生那么会考试,那么能重复训练、那么勤奋刻苦,怎么就连这点独立思维和创造力都没有呢?当然拿写个小文章做例子,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觉得小题大作。那就看一看我们的文化产业吧,电视上的一些优秀广告的创意来自欧美,不少综艺节目的形式仿效港台,许多好的游戏创意取自韩国,更多的动漫形象copy自日本,属于内地自己的文化产业优秀创意少之又少,本土优秀创意人才也少之又少。难道中国就没有产生创意人才的土壤吗?儿童魔幻片《哈里波特》等都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风靡世界各国市场。我国在这些领域几乎无法与之相比,而就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曾创造过那么多的神话、传说,丰富优美、壮观灿烂,中国人的想象能力就在今天全失去了吗?

想一想学生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方法就会得到答案,如此刻板的训练方式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心中太多的“异想天开”,折断了本来绚丽斑斓的想象的翅膀。

据说,一些教育学家都公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学时代被培养成的思维方式将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包括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起重要的影响,那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于是,我就断了做中学老师的念头,我总觉着,用这种标准化答案、这种教条方式来格式化孩子们的小脑瓜,误人子弟,心里不安生。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