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视觉盛宴”的终结? 陈宇飞  
 

——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百年回眸

112年前,美国芝加哥市为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400周年,特地争办下了1893年第十五届世界博览会,这当然首先是一次商业展览会,但也同时是美国的机遇,一个给这个新兴国家以展示自己强大力量的机遇。结果是这次博览会成了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直接导因。按照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的说法,有这样几项重要因素促成了这一城市美化潮流的形成,一是内战结束后的美国,需要一种“对统一和秩序的要求”,城市需要消除肮脏和破烂的面目,要有视觉的整齐和美感;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使美国有了进行大规模城市项目建设的实力,而这些被暴发户心态激动着的人们,又特别希望用宏大的、装饰美化了的城市场景来实现心中的梦想,他们是大型艺术和文化设施的坚定拥趸者;三是在和欧洲的对比中,激发了美国人的心理动荡。当时的大批美国新富人们,有了到欧洲旅游开眼的实力和机会,他们在欧洲,看到了那些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和巴罗克时代的美丽城市空间,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羡慕,所以特别希望这样的建筑也在美洲的土地上耸起,而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又正好让受过欧洲留学训练的美国建筑师们,能够以芝加哥作为建筑试验场来一展身手;四是当时的美国人对几何图形的迷恋和对传统田园式风格的厌倦,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这种心态也是催生大型城市设施建设的重要动力。结果是从规划图到现实的平齐规整的城市样式,使人们的表现欲可以借机大为张扬。

城市美化运动并非字面意义那么正面,在今天看来,这一概念基本上是贬义的,代表着过度修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风潮。

这一风潮不但“成就”了芝加哥博览会展场本身,甚至还波及影响到了整个芝加哥市和美国大陆的面目。从那以后,有很多美国建筑师,都是摹仿着欧洲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用平直宽阔的通衢大道、规整豁亮的城市广场和浪漫的中心、街心公园,占领了过去的贫民窟和大片区域,装点着美国的城市。一时间,美国城市的面目大为改观,比较起昔日平庸而日常化的生活场景,美化过的场景确实纷繁热闹、壮观阔大,会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引发人们强烈复杂的心理波澜,所以被比喻为“视觉的盛宴”。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这一现象,这似乎还算是一次城市的形态革命。但是,世间事物往往容易被不可控的力量所驱使,而偏离了原来预想的方向。城市美化运动由于重点是放在装饰门面上,所以它对城市里大量的普通地区,特别是“角落地区”是忽略的,而这些地区也同样甚至更需要进行功能性改造,但大笔资金却都集中在了城市的核心地带,集中在市政广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上。这就更凸现了城市美化运动浓重的粉饰太平的意味,而粉饰太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

在城市美化风潮中,很多承载着人文亲情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城市结构,在剧烈革命式的推翻、覆盖过程里被消灭掉了,构成城市肌理的基本要素比如传统的街区结构、人际关系、社会风尚和文化习俗都在短时间里被打碎了,而这些正是构成一个城市文化风貌的根本要素,一旦被打碎,就很难再依照原有格局重新整合。还有,城市美化运动造成了人们审美趣味的表面化、单一化、规格化的导向性偏差,它忽视了社会的多元审美取向,与美国所倡导的人人平等的立国理想,和民主社会的诉求有着内在的矛盾冲突;外观形式上也有生硬摹仿欧洲的问题,风格上有浓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印痕;且建设和维护这样的城市场景成本十分高昂。它把重视城市外观的美感当成了唯一目的,而城市建设首先要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则被忽视了,比如城市要给所有市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娱乐、休闲、商购等生活条件,城市要具备完善的卫生设施和良好的环境生态系统,要有好的居住社区,要有便捷和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等等。这些,在城市美化运动中都至少是注意不够的,就像在舞台上搭布景一样,样子上的东西都有了,其实质上的好与不好,就不是最主要的了。

在芝加哥世博会之后,把同样的建设思想还延伸为整体城市规划的是美国首都华盛顿,主持首都规划的建筑师们把1791年L`Enfant所做的早期规划加以发展,更突出了大型建筑和规整几何化的纪念性轴线,其宏伟壮观的感觉完全覆盖了亲切自然的城市风格。此后,芝加哥市全城的规划也延续了同样的设计思想,也是用放射型大道、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构筑了城市的主体风貌。此类建设模式甚至还影响到了远在亚洲的城市规划,如菲律宾的马尼拉规划、印度的新德里规划等。这些城市的规划在更深的意义上,甚至还被当作用以维持殖民主义统治的重要手段,后来的研究者特别指出了,在1910—1935年期间,当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接近尾声时,也恰恰是城市美化在印度大为兴盛之时,英国人很想以规整化的城市设计,来强调秩序的重要性,以便进一步强化殖民统治。而当20世纪30年代城市美化风潮波及到欧洲大陆时,又被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拿去作为展示帝国辉煌的工具,将城市设计手法政治化了。这就是历史的真实面目,原来内容和形式之间还有这样微妙的逻辑联系!

实践证明,城市为美化风潮付出的社会代价是沉重的,虽然当时设计者的初衷倒并不是只做表面文章,他们也是把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诉求的,但实际运作起来以后这一目标就被忽略了,修饰外观成了更为重要的目的。而市民们在内心里对城市宏大场景的感受是复杂的,他们既觉得这些建设会给城市增添不少景观,可以为之自豪,同时又觉得这些场景其实和普通人的生活是有距离的,他们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怎样得到保障,关注大家活得是否有尊严,生活条件是否充分和方便等等。

人在内心深处都容易有一种“崇大”情结,会不自觉地喜欢宏伟壮丽的城市景观,这在全人类几乎是共通的,而且规划完整的宏大场景也最容易证明城市建设的成就。但“宏伟壮丽”首先要遵从“适宜度”原则。人们在建设城市时,不仅是要考虑怎样满足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而是要考虑多层面、多角度的心理需要;要考虑城市市民社会里人们的多元性要求;要考虑市民生活、工作的方便程度;要计算城市建设的成本;要考虑人们是否能够从城市的建成环境中,感觉到功能、尺度的舒适和文化的安适;城市场景和设施要虑及人的体能承受度和视觉的耐受度等等。这些因素,在城市演进发展中,并不是都被重视了,许多关系到民生质量的“小问题”,在规模膨涨和外形夸张的“城市整体设计”中常常会被忽略掉。特别是在一些有着严格整体规划的城市建设中,由于首先考虑城市的整体美感,所以就往往会忽略很多细节的内容,因而也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是把一种陌生的形体强加到有生命的社会之上”。

在突进式的城市革命演变中,原有的城市“有机生长”规律会很容易地被破坏掉,市民们习惯了的和感到亲切的尺度、肌理和邻里关系,在精心设计的宏大城市场景中则很难再找寻回来。人们为这样的城市变革付出了沉重的文化代价,城市变得陌生,有些不近人情,运行和维护成本高昂,自然、社会环境代价十分沉重。所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开始意识到了外在的城市场景建设,并不是城市建设中的最根本问题,城市环境的内在品质和关乎人们生活质量的文化内涵,才是决定一座城市的好与不好的根本因素。王建国在《城市设计》一书中,就把二战以后的城市建设主潮流概括为:现代城市设计“尊重人的精神要求,追求典雅生活风貌,古城保护和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成为现代城市设计区别于传统城市设计只注重形体空间美学的主要特征。”这就是现在的人们关于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不经意间的回眸一瞥,百年沧桑不乏沉重的话题,反观我们自己,倒是建设“美好城市”的路正长。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