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绿色GDP:一个没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伪概念? 潘璠  
 

一段时间以来,“绿色GDP”的字眼频频见诸报端,有人甚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名义,提出要尽快以绿色GDP取代GDP。笔者则以为,一种提法,一个动议,是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世界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目前被很多人“看好”的所谓绿色GDP,可能是一个“看上去很美”但基本没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伪概念。

首先,关于所谓绿色GDP的表述是十分不准确的。在中文互联网检索,表述大致如下 1993年联合国统计机构出版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手册》中,提出了生态国内产出(简称EDP)的概念,即现在我们所称的绿色GDP。显然,不论是SEEA,还是EDP,都不能直接译成绿色GDP。究竟这种中文的表述始自何处,没有人说得清楚,大家都以讹传讹。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提出过准确的、公认的绿色GDP概念。我们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是,许多被认为已采用绿色GDP指标的国家,无论是挪威,还是加拿大、墨西哥,其开展的工作只属于资源与环境核算,而不是计算我们所称的绿色GDP。

其次,目前国内有关的指标解释倒是比较一致,即“绿色GDP核算是在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后的最终成果”。但是,GDP是增量,而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减少的是存量。科学发展到今天,也仍难以对资源和环境的存量进行准确计算,如果计算出一个自欺欺人的耗减量,难道可以永远递减下去吗?诸如臭氧层的破坏、南极冰层的融化,我们如何计算其损失价值并分摊给世界各国?况且,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并非齐头并进,比如,即使把昆明市、武汉市以前某一年的GDP扣减光,恐怕也难以正确评估昆明滇池和武汉东湖在生态上的损失。

第三,如果扣减资源与环境损失的道理成立,那么该扣减的内容还有很多。假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的损失是不是也该扣减呢?而我们同样没有对人的存量的计算方法。况且人的生命无价,扣多少才合适?以此类推,是否还应该有红色、蓝色等各种颜色的GDP呢?GDP指标无疑将会被扣减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了。

特别是,计算这样一个指标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真实地把握经济总量,还是为了在环境方面给世人一个警示?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个总量绝对是不真实的。且不说扣减的内容有许多虚拟成分,且不说还有许多没有计算进来的内容,即使扣减百分之百准确,这时的总量也已经不是实实在在新创造的价值,既无法与世界各国地区比较,也难以据此进行规划和调控。如果是后者,那么警世的方式很多,说某地区绿色GDP多少多少,或是占GDP的多少多少,这种表示方法远没有说“让东湖的水质回到30年前的程度,还需要30年”更直观和实在。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GDP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但作为一个指标,它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如同对一个企业而言,收入减成本就是毛利,再减费用、税金就是利润总额,再加减营业外收支就是经营利润,各项指标各有各的用处,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目前对绿色GDP,如同此前对GDP的神话一样,都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应是在求真务实的前提下虚心学习,深入研究,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兼顾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操作的可行性,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不是随波逐流地人云亦云,或是不求甚解地一鸣惊人。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