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作为一种学术视角的女性主义 肖巍  
 

在当代西方社会,女性主义同后现代主义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最活跃的社会思潮,它来源于妇女解放运动,并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中超越自身成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在人类思想文化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尽管人们对于什么是女性主义看法不一,但大体上说来,女性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女性主义可以概括为以消除性别歧视,结束对妇女的压迫为政治目标的社会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革命。女性主义者指真诚地投身于这一社会运动,参与其思想文化革命的任何男女。从狭义上说,女性主义就是指以性别视角来看待和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论原则。

事实上,女性主义不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学科,而是一种学术视角。它既存在于现有的学科之中,又游离在它们之外。作为一种学术视角,女性主义有这样几个特点:1、它是流动的、不固定的。似一汪思维的溪流不断地流动,不断地变化,悄然漫过各个领域,为所到之处孕育新的生命,带来生机和活力。2、它是历史的。女性主义的目标不是要开辟一条女人路线,而是要解放妇女,它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妇女解放之日也就是女性主义消亡之时。它的历史性也表现于它在每一时代、每一社会的历史使命不同。3、它是多元的。单一的女性主义不能解释不同种族、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时空中妇女的差异性。4、它集世界性和民族性于一身。女性主义是世界性的,旨在把女性从一切形式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并促进各国妇女之间的团结。女性主义也是民族性的,旨在结合各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发展自己。5、它既是抽象的思想意识,又是具体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策略。

作为一种学术视角,女性主义以性别为镜头透视和分析各个学科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并在这种透视中,通过批评和建构来承载和刷新各个领域。在女性主义的概念中,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每个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生而俱有的男性或女性的事实,而后者则是指社会对男女两性所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在女性主义看来,性别的建构不是由生物学决定的,因为生物学本身是以社会为中介的。性别是一个社会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范畴。性别系统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现实被组织、被标明以及被体验的方式。首先,性别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对性别有着不同的理解;其次,性别是一个经济范畴,每一时代对性别的理解都与这个时代社会经济结构紧密相联,男女扮演什么样的性别角色归根结底是由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决定的;再次,性别也是一个政治范畴,它本身包括着权力关系,是一定社会权力关系的产物和缩影。此外,性别还是一个文化范畴。它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文化背景下得到不同的塑造和表现。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区分有助于使人看出各门学科中的性别歧视实则都是社会和文化造成的,而且都在简单地重复着一种事实与价值、是与应当的混淆:从女人生来是女人的事实,推论出她是劣等的、卑微的,应当被奴役的结论。

因此,当女性主义进入学术领地时,首要的任务就是颠覆各门学科中的“父权制”结构。“父权制”一词最初源于社会学,意味着一种父亲就是家长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以各种表现形式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父权制”的批评中,女性主义也对“父权制”理论得以建立的概念框架进行解构。美国女性主义哲学家K・J・沃伦看到,在西方文化中,一直存在着文化/自然、男/女、理性/情感、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二元对立。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植根于“父权制”的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有三个重要特征:1、价值等级思维,认为处于等级结构上层的价值要优于下层的价值;2、价值二元对立,把事物分成相互对立排斥的双方,使其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有更高的价值;3、统治逻辑,即对于任何X和Y,若X价值高于Y,则X支配Y被认为是正当的。解构主义试图破除传统哲学中的这种二元对立和价值等级秩序,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强调说,二元对立项是相互依赖的,没有任何一项可以独立存在,两项只是在相对的关系中和从它们所隶属的能指链中获得自己的意义。在语言链中没有任何成员可以获得优先权,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只是替换的游戏。这就表明,解构主义是从二元对立项的对应中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没有对应物,也就没有另一方的存在,无论哪一方都没有优先权。而且这种对立和对应是语言上的,即是人为的对立和对应。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男尊女卑的传统,并且把这类传统仅仅看成是一种语言游戏,既不是一种自然的或本质的东西,也不是真理和存在。解构主义的目的实际上并不在于颠倒二元对立项,而在于质疑对立的概念和对立所依赖的特征概念,因此也就削弱了特征、真理和存在的基础。

从性别意识出发,女性主义似乎比解构主义走得更远,他们认为性别关系不只是一种语言关系,更是一种权力关系,体现出社会对性别的安顿和权力的分配,而且在父权制社会,这种安顿和分配是不可能平等的。女性主义透过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分析女性的身份和性别角色,试图从社会的最底层和最基本的结构出发颠覆“父权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的特点在于其学术探讨的目标都是政治上的和颠覆性的,试图消除社会和各个领域对妇女乃至所有被压迫者的歧视和压迫,更多地关注社会制度、法律和权力问题,在挖掘妇女被压迫的原因、以及寻找解放道路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方针和策略,而且更侧重于改造社会和变革意识形态的革命行动。不仅如此,女性主义学者也看到,人类的历史是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然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人类思想史却是女性“缺席”和沉默的历史,以往的学术研究也由于女性的“缺席”而只讲了半边故事。他们试图弥补人类思想史上的这一缺憾,在这种努力中,女性主义学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女性主义哲学、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女性主义神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艺术、女性主义历史学、女性主义法学等学科五彩纷呈。

以妇女解放和人类解放为己任的女性主义之命运将寄托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女性主义学者的最终希冀的绝非是铸造一个坚如磐石的理论大厦,而是女性主义退出历史的舞台,消除性别歧视乃至所有形式的剥削和压迫既是女性的理想,也是人类的追求。

(本文作者:女,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