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珍藏民族的悲怆与抗争  
 

——插图本《中国抗日战争著名大会战纪实丛书》评介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近期组织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著名大会战纪实丛书》,是一套图文并茂、图文皆精的大书,它多角度地描写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丛书共分四册:《血战台儿庄》、《剑啸大上海》、《江汉哀歌》、《1940:大破袭》,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场景,本着去伪存真的原则按历史的良心去写,是此丛书文学纪实性价值与历史资料性意义的双重所在。 徐州会战,又叫鲁南会战、台儿庄会战。《血战台儿庄》以恢宏的气势,真实而又完整地描述了1938年发生在鲁南、徐州一带的那场曾经震惊了世界的浴血场面——滕县保卫战、临沂阻击战、台儿庄大血战、徐州大突围等,生动地刻画了李宗仁、白崇禧、张自忠、庞炳勋、王铭章、孙连仲、池峰城等一大批中国高级将领形象,披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令人掩卷难忘。作品史料翔实,笔力遒劲,情节曲折,场面雄奇,既有中国将士的斗志斗谋、运筹帷幄,又有百万大军在战场上血溅焦土、拼死搏杀,通篇洋溢着“爱我中华”的激昂悲壮气氛。 而自1937年8月开始的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是日寇入侵以来,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转折点。《剑啸大上海》广角度、大纵深地描述了这场会战的全过程,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军队战区司令部和六大集团军及江防部队共70万人投入会战的情况,尤其生动地描述了许多忠勇将士拼死血战的悲壮场面、及上海和全国各阶层人民群众支援抗战的动人情景,同时也揭露了日军蓄意挑衅、狡诈凶残的侵略行径。本书以上海失陷而告结尾,文风沉郁、气势宏大,结局令人喟叹,回味不已。 1938年6月至11月的武汉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中、日双方集结兵力最多、双方伤亡最大的一次会战。《江汉哀歌》描述了中国军队以既定的萍乡、铜鼓、武宁、瑞昌、田家镇、广济、罗田、麻城、黄安、武胜关之线为决战地带,以赣江左岸、清江亘九江之线及江北沿鄂皖、鄂豫边境等线山地为前进阵地,坚持外围作战,保卫大武汉的全过程。描述了广大爱国官兵在劣势装备下殊死血战的悲壮场景,同时对国民党蒋介石军政高层内部的矛盾也有细致描述,揭示了武汉会战最终失败的深层原因。 1940年8月至12月的百团大战,是我党领导的八路军以日寇的据点和交通线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一场重大破袭战,也是中日开战后中方向日方发起的首次大规模进攻战。它历时3个月,战线5000里,作战1824次。《1940:大破袭》全景式地展现了这场大会战的恢宏场面和壮烈情景,成功地刻画了朱德、彭德怀、左权、聂荣臻、贺龙、刘伯承、邓小平、杨成武、陈赓、陈锡联、续范亭、吕正操等参战将领的英雄形象,全面展示了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丛书对战争的记述和描写、对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涉及面极广,包括目前仍在世人士的亲身经历,也包括当时报刊上人物、事件的新闻特写以及军方、政坛与民间社会的逸事逸闻。这不仅是对民族灾难和反抗历程的纪念,更使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不致湮灭。丛书精选凝聚历史瞬间的图片,很好地配合了文字,所附大量黑白插页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有我方将士浴血奋战的实景照片,也有日军疯狂进犯中国领土、残杀我国普通民众的历史存鉴,让文化历史图书的文字与视觉表达取得统一。图片不但没有削弱文字的严肃性和完整性,而且很好地承载了文字的内涵,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形象,思绪有所引申,对文字形象有所补充。

此系列丛书参照国际规格包装文本,从用纸、封面到配图力求体现精品观感、文化色彩和收藏价值。别致的开本、精美的图片、精良的纸张、细致的排版制作工艺,为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字找到了精美的物质化形式,更充分体现了图像的魅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亲历中华民族苦难悲怆与奋起抗争的历程,也使得这条同属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时间长廊立体而生动起来。(井琪)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